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以集合信托为重点的主动管理类业务正在成为信托业转型升级的“突围”利器。普益标准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5月共有62家信托公司发行了1592款集合信托产品(包含根据成立日期推算的发行产品),发行数量环比增加12款,增幅为0.76%。
信托规模下降
集合信托占比不断提升
据普益标准统计,今年以来除了2月,信托公司单月发行的集合信托产品环比均呈上升态势。近年来,在去通道、去嵌套的监管背景下,信托公司普遍加强财富渠道建设,注重主动管理能力培养,传统银信合作通道业务规模持续收缩,集合资金信托占比不断提高并有望进一步提升。
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受托资产规模为22.54万亿元,环比下降0.7%,降幅进一步缩窄;集合资金信托占比为42.10%,环比上升1.98个百分点。
而日前完成披露的68家信托公司年报也显示,2018年信托业加速瘦身,大力去通道化,主动管理业务发展提速。数据显示,去年在全行业信托资产规模同比下降13.5%的大背景下,68家信托公司的主动管理规模为7.36万亿元,较2017年减少0.37万亿元,同比仅减少4.79%,占信托资产规模比例为32.64%;相比之下,被动管理规模同比大降16.77%。
光大信托研究员袁吉伟称,很多信托公司2018年信托资产规模下降,是各家公司主动选择去通道业务的结果。“2013年以来,主动管理业务规模占比持续下行,2018年开始才有所回升。”他认为,这一数据的变化,说明信托公司正在加强主动管理能力,积极发展相关业务。
2018年,68家信托公司中有54家公司的信托资产规模出现下滑,其中增幅在-10%以内的公司有18家,增幅在-10%至-20%之间的公司有14家,增幅在-20%至-50%之间的公司有20家,增幅在-50%至-100%的公司有2家。仅有14家公司资产规模有所增加,并且多数增幅较小。
主动管理规模存差异
未来转型将加速优胜劣汰
一位信托人士告诉记者,各家信托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下降程度不一,除了受到监管政策和宏观经济的影响,也与公司自身的业务结构和发展策略有关。但部分信托公司在规模下降中的确实现了结构优化,在转型中体现了自身的发展特色。
据记者统计,2018年68家信托公司中,已经有12家的主动管理资产规模超过了被动管理资产规模,即主动资产规模占比超50%。其中杭州信托的主动管理规模占比超95%,高居榜首;民生信托、长城信托、百瑞信托等5家的主动管理规模占比在70%以上,在行业中居于领先。但仍有27家信托公司的主动管理规模占比不到30%。
目前,68家信托公司的主动管理规模占比仍然存在较大差异,主动管理能力参差不齐,普益标准研究员夏雨向记者表示,在行业形成主动管理转型共识的前提下,能力分化的因素主要是各家机构的侧重不同导致的。“过去,各家信托公司在发展业务板块上各有侧重和优势,进一步导致不同机构在团队建设、业务管理上所形成的差异。对比海外发达金融市场的信托发展经验,结合国内信托行业的情况,未来信托公司在资金端将向财富管理转型,资产端将逐渐向投行化、基金化方向转型。”
信托业内普遍认为,随着监管趋严,在行业整体资管规模缩水、去通道明显的大背景下,过度依赖通道业务的信托公司业绩将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尤其是在信托业转型时期,新的收入来源形成与传统盈利模式趋弱之间存在一个过渡期,部分转型不够及时的信托公司,其经营数据与业绩也将受到影响,最终导致行业马太效应不断加剧,实现行业优胜劣汰。
上一篇:浙金信托因三项违规被罚80万元 踩雷*ST凯迪
下一篇:阵痛转型后 信托资产规模降幅缩窄
投资亮点: 1、自 2018年进博会习近平主席提出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来,今年两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