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在一番低调的运作后,基金“一对一”专户领域迎来了“不差钱”时代。虽然市场将眼球过多投放于“一对多”领域,但目前基金“一对一”的开拓局面似乎远远胜于“一对多”,而通过近期一系列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曝光出基金专户“一对一”已经跳跃出原来狭窄的客户格局,证券机构、非盈利性机构、企业以及个人纷纷借“一对一”入市的景象证明基金专户走上了大跃进的道路。
个人大客户
踊跃参与“一对一”
哪些客户会成为“一对一”的投资者?显而易见的,在专户“一对一”的运作初期,这一新兴的理财模式并未完全吸引到投资者。
“我们也遇到几次投资者反悔,拒签合同的事情。”国内一家基金公司人士向《上海证券报》称,一旦市场表现的有点疲软,投资者立马就会决定放弃签订合同,或者抽离资金,拓展人员拜访客户遭到拒绝的事情也是经常性的。
但在A股市场环境逐渐平稳之际,专户“一对一”迎来了黄金发展期。东港股份9月15日披露的增发A股公告显示,该股被基金专户等机构追捧,其中现身的“一对一”专户产品颇具规模,仅易方达基金就出动了六只“一对一”的个人客户专户产品,其中“易方达基金公司-招行-黎经华”获配数量约1万股。公开资料显示,黎经华是广东顺德一家大型民营家居企业的董事长。
而在工行此前披露的可转债网下配售名单中,基金公司“一对一”个人专户投资组合就超过了20只,其中易方达和博时基金在“一对一”个人大客户领域战绩颇丰。在上述20余品中易方达的个人大客户产品就占到6只,博时基金也有4只现身。以最低5000万的门槛计算,上述6只“一对一”产品至少达到3亿的规模。
“个人大客户市场的拓展的确超出预期”国内一家基金公司专户总监表示,与绝对的熊市不同,目前A股市场已经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结构性机会比较多,这吸引了不少有理财需求的大客户,同时“一对一”业务的运作也渐趋成熟,营销拓展取得不错的成绩。
证券投资机构
成“一对一”专户主力?
当专户理财试点办法在2008年1月正式实施之际,业内更多的是对国内民企、散户借道入市的憧憬。但未料到在专户理财运行两年后,金融机构却越来越多的成为专户“一对一”的参与者。
根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参与基金专户“一对一”的金融机构中,期货、证券、信托公司的绝对数量与国企财务公司的数量已基本持平。
工商银行、塔牌集团近期披露的可转债网下配售均表明金融机构借道专户入市的踊跃性。公告显示,信托领域有“宝盈基金-建行-中铁信托稳健投资组合1号”、“博时基金公司-交行-昆仑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交行-交银国信信托”等信托公司,券商参与专户“一对一”的则有“鹏华基金公司-上海银行-西藏证券”、“国泰基金公司-农行-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交行-渤海证券”,期货领域则有“嘉实基金公司-工行-平安期货有限公司”等,此外,国内一些国企旗下的资产管理公司也纷纷加入到专户“一对一”的投资阵营。
值得一提的是,“华安基金公司-交行-上海市再担保有限公司”现身网下配售名单进一步凸显了金融机构对参与专户投资的热情。资料显示,致力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上海市再担保有限公司”成立于去年8月底,成立刚一年就已借道专户“一对一”入市投资,凸显了公司对资金保值增值的需求。
上一篇:华安香港精选基金首募突破7亿大关
下一篇:中国股票基金流入创五周新高
投资亮点 1.多品牌经营扩张市场空间:低端子品牌名气已运作,2010年已发展700多家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