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2007年瑞福基金的成功发行,在国内点燃了分级基金的星星之火.三年后的今天,分级基金已呈燎原之势,除了已经成立的8只,还有2只正在发行。同时,分级基金的原型已经从最初的主动型股票基金,逐渐发展到指数基金和债券基金。
在9月17日深圳举行的新一代分级基金价值发现研讨会上,长城证券基金研究中心主任阎红表示:“美国市场在1986年推出第一只封闭式杠杆基金,到现在杠杆基金占封闭式基金的比例已达70%,这个过程用了二十多年时间。而国内现有的分级基金总份额占封闭式基金的比例已经达到43.65%,所以分级基金在国内的发展是很快的。”
不过,分级基金的客户培育却仍远远不足。即使是专业的基金研究员,对各只分级基金的理解也不见得全面和透彻。多位基金研究员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坦言,一些分级基金设计得过于复杂,难以理解。但整体而言,国内分级基金的发展仍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复杂的产品设计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监王群航认为,分级基金是“现在的创新产品,未来的常规产品”。然而,分级基金的创新之路似乎有走偏之嫌,阎红认为,现在分级基金产品“越设计越复杂”。
单从现有的分级产品设计来看,其分级后风险特征各有不同。海通证券首席基金分析师娄静将目前的分级基金模式归纳为三类。
第一类是把基金分为高风险和低风险两个份额,适合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如瑞福分级、长盛同庆、国泰估值等。
第二类则是共同承担损失,但分享不同的收益。比如瑞和300的三级份额便是共同分担损失,下跌的时候损失相同,但上涨的时候分为大涨和小涨,理论上来讲无论是瑞和300、瑞和小康还是瑞和远见,都无法严格区分出哪个是高风险、哪个是低风险,应该说都是中高风险的品种,当市场比较低迷的时候买瑞和小康比较合算,市场高涨的时候买瑞和远见更合算。
第三种分级模式又与上两种都不同,比如兴业合润,只要基金收益超过21%以上,合润A和合润B的收益就相同,也就是说上涨收益杠杆是一样的,而当收益在21%以内时,合润A没有任何收益,收益和风险都由合润B来承担。这一点借鉴了可转债的思路。
此外,在其他一些细节条款上,各只分级基金也各不相同。例如,存续期有三年、五年和无限制的,份额配比有1比1、4比6和7比3的,等等。
显然,对于普通投资者,想要完全了解各只基金的产品特征和套利机会并不容易。某基金公司总经理助理向记者坦言,分级基金的设计条款比较复杂,每只基金都不一样,个性化太强,也带来一些麻烦。
王群航在论坛上表示,曾经有基金公司向他介绍分级产品,“虽然我专门从事基金研究,但他跟我讲了10分钟,我还是没听懂。要么他没讲好,要么产品太复杂。所以基金公司将来做产品的时候应该尽量简单,这样的产品市场比较容易接受。”
而基金公司面向客户和渠道针对分级基金进行的宣传和教育也非常不够。王群航表示,他近期接触的一些券商客户,甚至完全不知道分级基金这种新产品。
成交活跃度仍偏低
随着分级基金数量的增加,其二级市场交易的活跃度也在不断提高。深圳证券交易所基金管理部总监范岳在论坛上表示,投资者参与分级基金的热情日益提高,2009年分级基金的日均换手率全年平均3.1%,高于同期股票市场,深圳市场股票换手率是1.8%,在场内仅次于ETF。“我们认为这类产品已经成为这类基金创新的方向,我们也会在这方面积极推动各个基金公司和券商的大力合作。”他表示。
上一篇:沪深300ETF两道坎:申赎效率与风险控制
下一篇:银行系QDII产品过半浮亏 最大亏损逾4成
投资亮点 1.多品牌经营扩张市场空间:低端子品牌名气已运作,2010年已发展700多家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