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基金收益“旱涝”有别
刚刚遭受完中报业绩不佳的打击,基金市场又面临下半年首月难堪的成绩。在沪深大盘先扬后抑、振荡下跌的背景下,抗跌基金总量没有占据优势,月度的业绩差距加大成为7月基金市场的特点之一。国盛证券天津营业部的张杰表示,虽然中小盘股尤其是中小板和创业板在前期大幅下跌后出现反弹,并给相关基金业绩带来一定恢复提升,但其中很多股票由于发行价格过高,未来仍有“漫漫回归路”要走,这也势必对相关基金中长期收益产生影响。同时,在大盘探底过程中,前期相对稳定的指基也很难出现逆势“奇迹”。
业绩差距超13%
七月的开放式基金业绩表现不均。数据显示,多达760余只的各类基金中,既有112只净值涨幅超过2%的领涨者,也有117只净值跌幅多达2%以上的弱势品种;月内净值涨跌幅最大差距高达13%以上。具体而言,受益于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反弹,投资中小盘股的基金“挤占”了涨幅榜的大部分名额,而包括标的沪深300、上证180等指数基金在内的,以及主要投资权重股的基金则损失惨重。换句话说,在7月市场先扬后抑、板块热点鲜明的作用下,选择不同投向的基金业绩差异拉大。这种被动获益、受损的背后,既是对部分主题基金唱多的回报,同时也是对另一部分基金“无力”避险的警示。
避险基金波动
上月基金市场的另一看点是债基整体受挫,以及封基市场折价率的回升。数据显示,只有不足两成的债基在月内行情中净值收涨,有24只债基净值累计跌幅超过2%,最大跌幅高达4.75%。值得注意的是,国债市场在7月中的波动也比较大,其间有的品种甚至走出了“七连阴”的形态。在政策预期的影响下,债市回落直接“干扰”了债基收益的稳定性。同时,七月份IPO市场的相对低迷也间接影响了部分品种的“打新”收益。封基市场的避险优势在低迷市况中逐渐显露。截至上月末,封基折价率高于10%的数量已达19只,其中传统封基占12只,这有望给场内资金提供一个避险出路。
八月初不乐观
回顾七月行情,张杰概括表示,大盘在经历3周高位横盘后最终选择了下跌,上证指数跌幅超过2%。但7月的市场热点纷呈,西藏板块、水利板块以及大消费和新能源概念都有较好表现,只是热点持续力度不够,成交量也始终未有效放大,最终导致上攻无果。7月的基本面不甚乐观,内有CPI创出新高、PMI连续下降、央行加息等因素,外有欧债美债危机威胁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展望八月,他预计市场仍会以振荡探底为主基调,美债处理情况和8月宏观数据都可能直接影响股指走向。而随着中报的推进,他认为,投资热点可能会在有业绩支持的白马股和抗通胀消费类品种中涌现。八月初行情振荡下跌的概率较大。
上一篇:问题股频受基金青睐 另类投资成功背后难掩风险
下一篇:今年收益能超10%? 诺安黄金基金做到了!
投资亮点 1.多品牌经营扩张市场空间:低端子品牌名气已运作,2010年已发展700多家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