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理财机构应把更多精力放在研究和投资上,用业绩留住规模,且能吸引更多的新客户。
理财机构很难经得起产品规模扩张的诱惑。眼下,理财机构在扩规模的征途中,正面临较为纠结的问题:一方面机构不断发行新产品,以吸引更多资金,壮大自己的规模;另一方面,机构存量产品规模在不断缩水,资金面临流失,也就是机构的产品数量在不断上升,而产品规模却没有同比例上升,甚至不断下降。
以公募基金为例。2007年,公募基金产品总数为346只,份额为2.23万亿份;2008年,产品总数增至439只,份额增至2.57万亿份;2009年,产品总数增加到557只,份额却下降至2.45万亿份;2010年,产品总数继续增加,达到704只,总份额微降至2.42万亿份。截至目前,公募基金产品总数已达800多只,总份额却仅为2.43万亿份。也就是说,5年间,公募基金的产品数增加了1倍多,规模却仅增加了2000亿份,增幅不到一成。
处于上升期的券商集合理财也遭遇类似境况。目前,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已由2008年的29只增加到184只,份额规模也由417.3亿份增加到1285.4亿份;但同期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平均份额却在急剧下降,已从2008年的14.4亿份下降为目前的不足7亿份。可以预见的是,当客户群体固化后,券商集合理财也将遭遇基金业的境况产品数量不断增加,规模停滞不前。
如此,严峻问题就摆在了面前,未来理财机构新增客户群体在哪里?新的增量资金在何方?这里不妨来看看以下几只券商理财产品的表现,或许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对于大多数理财产品而言,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品规模会越来越小,但券商理财产品广发理财3号、光大阳光、中信理财2号等几只产品却打破了惯例。其中,广发理财3号由成立时的3.9亿份,增加到如今的39.5亿份;中信理财2号由成立时的12亿份,增加到如今的26亿份;光大阳光也由成立时的9亿份增加到11亿份。
上述三只产品犹如沙漠中的绿洲,令人惊奇。究其原因,业绩靓丽肯定是其中之一。在所有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中,自成立以来的投资回报排名中,上述三只产品位居前三甲,光大阳光的总回报为3.3倍,广发理财3号的总回报为2.63倍,中信理财2号的总回报为2.55倍。
沪上一位上市券商资产管理负责人与记者交流时感慨道:“因为产品的业绩一直很好,所以客户都比较忠诚,一般情况下不会赎回产品。”此番话语可谓准确道出了其成功之道。
以小见大,以点带面,我们把眼光放大到券商集合理财和公募基金等理财行业,如若整个行业都做到上述三只产品的成绩,那理财的规模何愁壮大不了?又何愁没有新的投资客户?因此,对于理财机构而言,与其耗费精力发行新产品,让存量客户在不同理财产品之间搬家,还不如把更多精力放在研究和投资上,以业绩留住规模,且能吸引更多的新客户。
上一篇:债券投资的美丽人生 保本基金延续扩容潮
下一篇:市场有效性提高 指数基金战略配置价值凸显
投资亮点 1.多品牌经营扩张市场空间:低端子品牌名气已运作,2010年已发展700多家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