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我总是问不同的人,你觉得北京、上海、深圳这三个地方怎么样? 如你所知,这一俗气问题的前提是,几乎所有我认识的人,都坚持认为,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基金公司从管理到投资,完全分属三个品类。 这一点其实让人伤感,和所有的行业一样,当他们谈及外界环境时,大家同仇敌忾,一起骂银行、骂私募、骂媒体、骂监管部门,一起抱怨、一起悲伤,每一个人都说,我们这个行业啊。 而当他们谈及自身时,突然对彼此之间的差异和缝隙看得清清楚楚。隔壁那家公司,原来比最可恶最刁钻的银行还要遥远。 总而言之,大家的结论趋于一致。如果从公司来讲,北京比较有官僚气,上海比较洋派、深圳比较务实。 如果从投资来讲,北京靠策略,上海靠交易,深圳嘛,如你所知,对于这个城市的大部分公司来说,排到前列和掉到后面,一样的不可思议。 深圳一位基金大佬对我说,北京的基金很好呀,他们离政策比较近,比较能够把握整体市场。 北京一位大佬说,上海那群人呀,不好好看公司,天天听消息做交易的。 上海一位基金经理说,深圳好多公司业绩也很平淡的,奇怪你们为何不关注呢。 当然还有一些零碎的片段印象,比如上海公司跳槽率比较高,而北京深圳比较稳定。上海同行来往密切,而北京的一些公司,真的能够做到对面相逢而不识。
当然,你可以为他们找到各种理由。比如风水,比如气候,比如吃食,比如人种。 更可能的情况是,北京和深圳都颇有几家大型基金公司,自然更关心策略和配置。而上海的小公司们,多的是10亿左右的小基金,则更适合快进快出的交易操作。 大公司总是相对稳定,小公司总是相对变局较多。如果一个城市拥有30多家规模相若的公司、在不到1平方公里的地区办公,那么跳槽和相熟都总是难免的。 也许,用城市来定义公司并不完备,他们永远都不会承认,自己和别人有相似的基因。 但是你知道,你对于某个城市的印象,其实只来自那个城市最有名的寥寥几家公司。更多的公司,只是这个行业苍白的底色。 用地域划分的好处是,你会更能理解,为何每逢市场出现系统性的机会,北京的基金公司总是整体靠前。 而市场每逢波折、下跌,中小盘股票盛世来临时,你就会看到上海基金公司的整体排名前移。 这一划分方式的坏处是,如果他们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失败了,那他们的损失将超过你的想象。 比如今年,先是北京的基金公司们,没有一家预料到,政策紧缩会达到目前的程度。 而随着中小盘股票的不断下跌,显然上海的基金经理们,也没有找到太多合适的交易标的和机会。 这一变数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向来被认为不温不火四平八稳的深圳系,终于在业绩榜上集体上位了……
上一篇:目前可以开始考虑长期投资
下一篇:谋幸福抗通胀 备养老让理财照亮幸福生活
投资亮点 1.多品牌经营扩张市场空间:低端子品牌名气已运作,2010年已发展700多家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