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如今100元只相当10年前50元
10年间面条涨了4倍
2000年,好大米1元/斤,100元能买到100斤好大米;2010年,普通大米2块多/斤,100元只能买到40多斤大米。
2000年,当电焊工、月收入870元的田小明从来没觉得物价贵过,生活很轻松;2010年,仍然当电焊工、月收入已涨到3000元的田小明却开始抱怨什么都贵了,生活的担子越来越重。
10年间,物价上涨了多少?也许我们无法用精确的数字计算出上涨的百分比,但我们用一组组真实的100元的通胀故事,则可以更为直观地感受到物价上涨所带来的变化--如今的100元,只能与10年前的50元等值。
2000年
故事一 、不到50元吃两荤两素
2000年,来自湖北的陈影正在吉林工业大学(现称吉林大学)读书,读大三。2000年的11月,老家的老叔来长春出差,特意到学校里看他。
"老叔来的那天雪下的特别大,他本来想带我吃顿好的。但是雪大路不好走,所以就在学校附近吃了一顿。"陈影说,现在他还记得当时吃饭的饭馆地点在学校的南门,具体名称不记得了,只记得饭馆很干净,环境挺不错的。他们要了两碗面,四个炒菜,两荤两素。面条是3元一碗,挺大一碗,里面还有好几块红烧肉。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平时吃面条,大概也就2块钱一碗,而且没有那么多肉,这些东西一共花了不到50元。
10斤苹果8块钱
陈影回忆说,跟叔叔吃完饭,他在饭馆附近的市场花8块钱买了一袋(10斤)苹果。当时他还觉得,10斤太多了,吃不了。他老叔就告诉他,知道他平时不舍得买,10斤苹果就放在寝室,没事多吃点水果,还可以给其他同学一起吃。
他还记得那个叫国光苹果,个头儿不大,红红的,吃起来酸酸甜甜的。
故事二、块煤300元/吨
现居住在长春汽开区的市民李平,今年52岁。由于老伴身体一直不太好,所以这些年一直是他操持家务,对物价的变动必然也比较敏感。
"我自己的老父亲和老母亲,现在还住在农安老家的平房,每年冬天我都回去给他们买煤。"李平回忆,2000年的冬天赶上老伴生病,所以到了11月份左右才回去买煤,所以没有赶上最便宜的价钱。他父母家的邻居买到了290元一吨的块煤,他晚买了几天,只买到了300元一吨的块煤。
2000年的时候,李平家还在用煤气罐烧菜,他记得那个时候15斤装的煤气罐是50块钱。
大白菜两三毛一斤
李平回忆,2000年的时候大家还都有买秋菜的习惯,因为冬天的蔬菜还比较匮乏。"那个时候毛驴车和农用三轮车都来小区卖秋菜,大白菜也就两三毛钱一斤,土豆大概也是5毛钱一斤左右。"
故事三、1斤大米9毛5到1块
"现在钱越来越不值钱了,破开100块钱上趟超市出来就没了。"说这话的是54岁的长春市民张云霞,她对物价上涨的感触很深,尤其是最近几年,各种商品价格不断上涨,她都开始研究CPI和通胀的含义了。
11日上午11点多,张云霞拎着两个满满的购物袋,她向记者回忆,10年前到饭店点一份锅包肉最贵也就五六块钱,"2000年的时候9毛5到1块钱就能买一斤大米。"
"原来到饭店吃顿饭,三四个人几十块钱就能吃得挺好。那时菜品也不如现在这么多,2000年那会儿到饭店必点的菜一定有锅包肉,一盘五六块钱,100块钱至少能吃16盘,而当时的肉价也就5块钱一斤。"张云霞说。
上一篇:美国国会下属机构年度报告称中国操纵汇率
下一篇:基金本轮跌势猛于上证综指 10%基民成功逃顶
投资亮点 1.多品牌经营扩张市场空间:低端子品牌名气已运作,2010年已发展700多家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