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产业十三五规划概念股有哪些?新材料十三五规划概念股一览(2)
研发投资带来丰厚回报。 公司累计投入研发资金 1.81 亿元,共获得 8 项国家科研课题,得到省重大研发成果奖等各类奖项 13 项,取得 22 个客户的产品认证,部分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为产品结构调整、升级换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公司的研发和技术改造工作也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肯定,公司获得中央预算内技术改造工程补助资金 2,322 万元,以及抚顺市政府研发费用补助 1 亿元。
公司核心产品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 国内特殊钢行业的供需存在巨大的结构性不平衡, 一些高端产品还需要国外进口来满足需求。 随着国内制造业地位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上移,以及国际制造业向国内的转移,将带来特殊钢和合金材料的新需求。这种趋势将拉动国内特殊钢和合金材料需求结构和供应结构和转变,高端特殊钢和合金材料市场存在的增长空间。 公司核心产品高温合金、高强钢、高档工模具钢、特种冶炼不锈钢等在国内的重点应用领域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在国家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公司计划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高端特殊钢新材料的研发和制造,持续聚焦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核能、煤化工、石油石化、海洋工程、高铁等高端行业。
预计公司 16-18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0.23 元、 0.34 元、 0.41 元。给予增持评级。(国元证券)
钢研高纳:紧抓军工行业对高温合金需求的放量
事件:2016年4月12日钢研高纳发布16年一季报,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6亿元,同比增加20.4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21亿元,同比增加2.76%;基本每股收益0.0652元,同比增加2.03%。
点评:
紧紧抓住军工行业对高温合金需求的放量。公司是国内少数几家高端高温合金生产研发企业之一,主要业务板块是变形高温合金、铸造高温合金、粉末高温合金以及弥散强化合金等专业化高温合金,是制造航空航天发动机热端部件的关键材料。公司60%以上的产品面向航空航天领域客户,2016年,空天海电子等军品市场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民品市场核电、石油化工等有所放量,航空航天舰船发动机等军品市场将继续放量,公司经营工作紧紧抓住航空航天舰船等军工行业对高温合金需求放量的难得机遇。
公司主业平稳增长。随着国内航空航天、核电、发电设备等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公司高温合金主业持续保持稳步增长,16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4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76%。销售规模扩大致应收账款增加43%;大额采购合同预付款增加致预付款项增加119%。公司是高端高温合金市场的传统企业,技术、规模优势明显,16年有望充分受益国内高温合金行业的前景继续发展红利。
盈利预测及评级:按公司最新股本计算,我们预计钢研高钠16-18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41元、0.48元和0.50元。我们看好国内高温合金材料领的广阔发展前景,以及公司的核心技术能力,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下游行业需求低迷,公司项目进展低于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可能导致毛利率下降。航空航天产业政策变化、行业波动,将影响公司业绩增长。(信达证券)
海源机械:复合材料高增长,碳纤维汽车应用落地在望
公司日前公布业绩快报,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1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57 万元,同比下降20.6%;每股收益0.01 元,略高于我们预期。受宏观经济放缓等因素影响,压机等传统业务收入与净利润同比有所下降,复合材料模板等新材料业务收入与利润均快速增长,整体实现扭亏为盈。复合材料模板具有安全环保、省工节材等优点,在建筑等行业应用前景广阔,收入和利润有望延续高速增长态势。汽车轻量化势在必行,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密度轻等优点,是汽车轻量化有效手段。公司增发募资6 亿元发展新能源汽车碳纤维车身部件装备及生产项目已获得证监会批准,并已与多家新能源汽车厂商开展合作探讨。碳纤维汽车应用有望快速落地,并带动公司业绩爆发。我们预计2016-2017 年公司每股收益分别为0.13 元和0.40 元,考虑到公司碳纤维复合材料及设备在汽车行业应用的广阔市场前景,给予合理目标价31.10 元,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复合材料模板市场前景广阔,有望持续高速增长。复合材料模板具有安全环保、省工节材、高效便捷等优点,是传统木模、钢模的良好替代品,主要用于建筑、汽车等领域,符合国家“以塑代木、以塑代钢”的产业政策导向,应用前景广阔,收入和利润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增发募资通过审批,碳纤维汽车应用落地在望。第四阶段油耗限值、碳排放要求和电动车续航里程是国内汽车厂商面临的三大挑战,汽车轻量化势在必行。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密度轻等优点,是汽车轻量化有效手段。公司增发募资6 亿元开展新能源汽车碳纤维车身部件装备及生产项目已获得证监会批准,并与多家新能源汽车厂商开展合作探讨。碳纤维汽车应用有望快速落地,并带动公司业绩爆发。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1)碳纤维模压设备及碳纤维车身件市场推广不达预期;2)建材设备市场景气度大幅下行。
估值
我们预计2016-2017 年公司每股收益分别为0.13 元和0.40 元,考虑到公司碳纤维复合材料及设备在汽车行业应用的广阔市场前景,给予合理目标价31.10 元,维持买入评级。(中银国际证券)
普利特:油价下跌拖累WPR业绩,公司国际化步伐有望持续推进
2015 年实现归属净利润 2.6 亿元,同比增长 32.82%。 普利特 2015 年实现营业收入 27.87 亿元,同比增长 37.6%;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2.6 亿元,同比增长32.82%;实现每股收益 0.96 元。其中第四季度实现营收 8.24 亿元,同比增长31%;实现归属净利润 0.6 亿元,同比增长 39.53%;实现每股收益 0.16 元。
下游汽车需求不振公司收入略有下滑,毛利率提升盈利保持平稳增长。 不考虑WPR 并表因素,从母公司报表来看,四季度实现销售收入 5.64 亿元,同比下滑9.87%,较三季度 5.28%的下滑幅度进一步扩大;而全年实现销售收入 19.56 亿元,同比下滑 3.58%。 我们认为公司收入下滑主要受下游汽车市场需求不振所致,尽管四季度汽车市场开始回暖,传导到公司层面仍有一段时间。剔除 WPR 全年336 万美元净利润并表影响(并表 11 个月),公司实现净利润约 2.4 亿元,同比增长 20%左右。我们认为主要是原油价格下跌导致原材料成本下降毛利率提升所致, 2015 年全年公司毛利率为 23.71%,同比提升 2.82 个百分点。
油价下跌 WPR 业绩低于预期,并购贷款推升财务费用。 2015 年全年 WPR 实现净利润 336 万美元,较并购时预测数 715 万美元减少 53%,主要系原油价格大幅下跌所致。 WPR 主要产品为再生工程塑料树脂材料与 PET 材料,均为替代石油型原生料的再生材料,产品价格受以原生石油为原材料的产品价格影响。 2015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由并购评估基础日的 93.35 美元/桶下跌至 2015 年平均 48.7 美元/桶,导致公司主营产品价格大幅下跌从而净利润不达预期。同时在收购 WPR 过程中,约 70%的价款 5000 万美元由公司向银行贷款支付,导致 2015年财务费用大幅上升至 0.69 亿元,同比增加 293%。
产能持续释放,并购融合顺利进行。 目前,公司改性材料产品全球总产能约为 26万吨规模,其中普利特中国产能约 22 万吨, WPR 公司美国产能约 4 万吨。 2015年嘉兴工厂年产 15 万吨汽车用高性能环保型复合材料项目已启动建设,美国WPR 公司在已建成两条改性 PP 生产线基础上开始规划实施两条长玻纤生产线,未来公司将逐步建成年产能超过 50 万吨的全球化改性材料生产企业。另一方面,公司与 WPR 在并购完成后相互融合渐入佳境,我们预计未来两者在技术、产品、市场三方面有望形成较强的协同效应。成功的整合经验将为公司进一步国际化并购打下扎实的基础,我们看好公司成为“全球化新材料公司”。
盈利预测。 预计 2016-2018 年公司 EPS 分别为 1.22 元、 1.42 元、 1.67 元,维持买入评级;六个月目标价 31 元,对应 2016 年 25 倍动态市盈率。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增速下降,新产品市场拓展风险。(海通证券)
让更多人知道事件的真相,把本文分享给好友:上一篇: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概念股迎升机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概念股一览
更多"新材料产业十三五规划概念股有哪些?新材料十三五规划概念股一览(2)"...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宏达高科(002144)
投资亮点 1.公司技术实力,生产设备和规模在全国经编行业处于前列,是国内主要的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