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走出去”需配好“安全阀”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后,海外资产估值下降让国内很多大型企业跃跃欲试“出海抄底”。专家提醒,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企业胸怀豪情壮志的同时,也必须做好披荆斩棘的准备。
与此同时,在配合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道路上,我国的金融机构与国际同行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国际化程度亟待继续拓展延伸。
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胆大而心细”
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庄国蔚在2011陆家嘴论坛上介绍了光明在“走出去”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光明集团在近两年内已经深入接触了6个出海收购的项目,然而最终结果确实三分天下,两个成功案例,两个失败案例,还有两个是出于风险控制理念而主动终止的项目。
庄国蔚坦言,企业走出去要选择符合自身发展战略的资产,对于光明集团而言,酒业、糖业、乳业是重点关注的领域,而所收购的目标资产也必须是能够与公司产生战略性协同效应的资产。
在操作层面,光明非常注重谨慎操作,注重每一个细节,充分考虑到各种潜在的风险。如果风险不可控,或者价格不合理,企业应该果断退出。比如光明对英国联合饼干(UB)的收购,就是出于英国当地养老金问题风险难控,光明才主动选择了放弃。
主动放弃的,不只是光明一家。2011年4月底,中国五矿集团也宣布撤回对跨国铜矿公司——伊奎诺克斯矿业的收购提议,原因是全球最大金矿商巴里克对后者发起了竞价。
五矿资源总裁安德鲁•米歇尔莫尔表示,虽然五矿资源认为伊奎诺克斯的资产与公司战略非常匹配,但巴里克的出价超过公司认为最可观的价值。如果与其展开价格竞争,不会对股东有任何增值——更加注重收购后的效益而不是收购本身,被业内人士视为中国企业在“走出去”风险管控上的一项进步。
“我最担心的是企业像赶集一样地往外走,单纯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参与过多起大型海外并购的投行家、高盛高华证券首席执行官蔡金勇表示,兼并收购是非常复杂的游戏,有着很多微妙的细节,需要非常精密的思考,同时必须坚持以能否创造价值为重要的衡量标准,“买不成不一定就是失败”。
企业“走出去”亟需配好“安全阀”
从2000年起,中国政府就开始鼓励企业“走出去”。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这一进程明显加快:按照国资委统计,截至2009年底,仅仅中央企业就投资设立境外单位近6000户,境外资产总额超过4万亿元。
可是,4万亿元的庞大资金布局海外是否能够得到有效保值增值?中国企业在“走出去”时的投保意识并不强,对保险工具运用也不够熟练,这使得在利比亚事件以及日本大地震等特殊事件中涉及的企业承受了巨大的财产损失。
以利比亚事件为例,自今年年初持续动荡的利比亚局势迫使中国企业实施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员撤离行为。可是虽然员工安全撤回,但滞留在境外的大量财产和资金却难以保全。
根据商务部统计,我国在利比亚承包的工程项目涉及合同金额188亿美元,然而,由于企业投保意识不强或者保险品种不全,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获得保险赔付。
作为中国唯一的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国信保)副总经理周纪安在2011陆家嘴论坛上说:“战争引起的资产损失只能由政府支持的信用保险来承担,但是目前我国很多企业还不知道有这样的保险工具,在这方面的投保意识还不够强。”
周纪安表示,国际上通行的商业保险对于战争等突发因素是不给予赔付的,而中国企业出海如今大多集中在油气、矿场资源领域,而这些地区又往往是地缘政治极为敏感的地区。中国信保针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而制定的“海外投资保险”就弥补了普通商业保险所没有涉及的范围,包括赔付的范围包括“战争、征收、汇兑、卖方的主权违约”等四大范畴。比如“征收”这一赔付因素,目前在拉美地区就出现了政府对已被外资收购的项目突然收归国有的案例。
在利比亚事件发生后,葛洲坝集团投保的在利比亚7300套房建工程施工项目,因战争风险遭受损失,目前中国信保已经给予其1.62亿元人民币的赔付。中国建材投保的在利比亚的一个水泥厂项目获得了中国信保4815万元人民币的赔付。
目前,中国信保在整个中东、北非地区的承保金额约80亿美元,承保的出口业务主要涉及机械、电子、汽车、高新技术、纺织、钢材、农产品等;住房、电信、水泥厂等海外工程承包项目,以及采矿和制造行业的海外投资项目。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熊志国表示,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既面临着金融风险也面临着众多非金融风险。金融风险可能通过期货期权套期保值等不同的投资组合加以对冲。但还有很多非金融风险是企业走出去所常常遇到的,也常常因此而功败垂成的。比如人身安全风险、恐怖主义、自然灾害、市场准入风险、文化风险、法律法规风险、主权风险等众多风险因素。
“通过保险业务来分散出海投资的风险,尤其是非金融性风险是国际通行的方案。”熊志国表示,中国企业走出去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必须保持谨慎的态度,做好风险预警和风险保障服务。
国内金融机构配套金融服务仍待提升
中国企业走出去,离不开金融资本的保驾护航。当前我国企业在国外参与程度越来越高,为我国金融机构提供了很多的机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国内的金融机构探讨和发展的领域。” 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院长、麻省理工学院金融学教授王江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要的金融服务主要包括融资、风险管理和并购服务,然而在这些方面国内的金融机构与国际同行相比还远远不足,国内金融机构的国际化程度还远远不够。
目前为企业并购提供金融服务方面,国际投行、国际风险投资基金掌握了较大的话语权。作为国际投行的代表,高盛帮助中石油、中海油、国家电网、工商银行等多个中国企业成功收购了海外资产项目。
蔡金勇表示,在实施海外并购时,一个好的财务顾问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这个顾问要有全球化的网络、很高的信誉度,能为客户做关键决策提供核心信息。而中国的金融机构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为企业的代表,庄国蔚也感慨当前中国企业出海收购大多还是依靠国际资本来运作。
庄国蔚介绍,出海收购动辄需要几十亿、上百亿的资金,融资是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支撑。在融资和金融服务方面,国际金融机构通常比国内金融机构嗅觉更加灵敏,一听说有收购的项目就蜂拥而至,而且从国外银行融资的成本往往要比国内要低一半左右。此外,国际金融机构在系统性的金融服务方面比国内更加完善,网络触角更加广泛且深入,能够促成交易方面起到较多作用。
除了银行和保险等金融机构之外,在国际市场上,国际知名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基金(VC/PE)往往是参与并购的最积极的分子。作为VC/PE机构,他们即可以是服务于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机构,同时也可以是出海收购兼并的主角。
凯雷、KKR、TPG、黑石等以并购而闻名的PE巨头在全球广泛布局寻找优质项目,与国外同行相比,近年来中国VC/PE机构在走出去方面才刚刚起步。
联想集团旗下的股权投资及管理机构弘毅投资拥有美元和人民币两类基金,管理着30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是中国顶级的PE机构。在2008年、2010年弘毅投资参与收购了全球领先的混凝土设备制造商意大利企业CIFA和全球第五大药物心脏支架生产商新加坡上市公司柏盛国际。
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在2011陆家嘴论坛上表示,PE在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方面起着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要高质量的资金给予专业的支持,有着国际化视野及背景的PE可以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多的支持。另一方面,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未来将从一个资本输入国变为资本输出国。在这个过程中,PE将是资金和产业相结合的重要方式,引领中国的资金在全球实体经济范围内投资。
“就目前来看,中国PE在‘走出去’的道路上所发挥的作用还远远不足,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赵令欢告诉记者。
上一篇:商品市场震荡整理 走势分化显现
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需配好“安全阀”"...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老板电器(002508)
投资亮点 1.多品牌经营扩张市场空间:低端子品牌名气已运作,2010年已发展700多家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