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国家账本”:2021年财政的钱这么花
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3月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关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预算报告”)。预算报告事关国家“钱袋子”和民生福祉,“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国家账本”备受各界关注。
今年的预算报告与往年相比有哪些变化?财政的钱从哪儿来?将怎么花?重点投入和保障哪些民生领域?以下数字梳理带你秒懂。
咱们先来看看“总账”: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7万亿元,增长8.1%,加上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1.67万亿元,收入总量为21.4万亿元。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万亿元,增长1.8%。
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赤字规模为 3.57万亿元,比2020年减少1900亿元。
新增专项债券安排 3.65万亿元, 比上年减少1000亿元。
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
对于今年财政收支安排的新变化
怎么看?
3月5日,在首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上,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财政政策保持基本稳定,不急转弯。今年的赤字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限额比去年有所降低,但和2019年相比,赤字总额3.57万亿元,增加0.81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限额新增3.65万亿元,增加了1.5万亿元。中央本级财政支出连续两年负增长,节省的资金用于增加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今年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比去年略有增加,规模超过8.3万亿元。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表示,“十四五”开局之年,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积极,但侧重于提质增效、更可持续,是在疫情影响远未完全消除情况下适应扩大内需、满足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2020年赤字率安排到3.6%以上,是阶段性的,今年调整安排为3.2%左右,“既不需要非常时期3.6%以上的水平,又要释放积极的信号,同时为防范经济下行风险预留政策空间。”
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研究员罗志恒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赤字率和专项债适当下调、抗疫特别国债不再发行,与当前经济持续恢复以及经济社会风险下降的形势密切相关。这种基调和具体政策的调整反映出更加政策更加务实、灵活,及时根据形势调整,不搞大水漫灌,释放高质量发展的信号,同时为未来的不确定和风险留出政策空间。
这些钱怎么花?
在超过25万亿元的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民生等相关支出占了大头:其中,教育支出占15.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8%,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等其他支出11.9%,农林水支出10%,城乡社区支出8%,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5%,卫生健康支出7.5%,公共安全支出5.5%……
预算报告显示,2021年财政支出重点仍是加大对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着力保障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资金需求,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刘昆表示,2021年的财政支出要提高支出效率。要优化结构、加强管理、快速直达,提升资金的效益。同时,防止铺张浪费。要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节用为民,把钱花在刀刃上。
罗志恒分析指出,从支出方向看,今年财政支出主要集中于扩大内需、科技创新、保民生、保基层财政运转、化解风险、污染防治和乡村振兴,立足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体现出三个特点:
一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通过中央基建投资、地方政府债券投资重点投向补短板、强弱项的“两新一重”领域;同时,通过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保民生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激发消费潜力,构建内需体系。
二是科技创新和产业链升级是财政支出的重中之重。
三是防范风险守住安全发展底线。
“财政规模和支出方向的调整,反映了财政在紧平衡时更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的财力保障,既发挥财政逆周期调节的总量调节功能,更发挥结构性改革的作用。”他说。
这些民生领域,今年投入将加大
就业
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安排559亿元,增加20亿元,支持地方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教育
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安排1770亿元,增长4.3%
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安排198亿元,增长5.3%
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安排277亿元,增长7.7%
学生资助补助经费安排660亿元,增长16.3%
养老
进一步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比例至4.5%
社保
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安排1473亿元,支持地方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
医疗卫生
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达到每人每年580元,同步提高个人缴费标准40元,达到每人每年320元,个人缴费可按规定在税前扣除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5元,达到每人每年79元
生态环保
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安排275亿元,增长10%,重点支持北方冬季清洁取暖和打赢蓝天保卫战
水污染防治资金安排217亿元,增长10.2%,主要用于长江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
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安排44亿元,增长10%,支持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安排882亿元,增长11%
基础建设
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100亿元,增加100亿元,继续支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工程,推进“两新一重”等重大工程建设
乡村振兴
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原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安排1561亿元,增加100亿元,重点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重、乡村振兴底子差的地区倾斜
新型城镇化
中央财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安排350亿元
记者:孙韶华 汪子旭 北京报道
下一篇:今年两会外资企业关注这些热点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