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大公网评论员 木春山)薄熙来被审判,已经不仅仅是中国的内部事务,由于薄熙来位高权重,中国政府对其也采取了相对透明的审理方式,因而关注度已经走出国门。在审理薄案的5天当中,外国媒体和外国学者对此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外国人围观成了微博围观之外的又一薄案特色。
在薄案审理的第一天,笔者就接到一些外国驻华媒体的电话,询问对此事的看法。这种带有“半采访半评论”性质的交流其实折射出外国媒体对薄熙来事件的关注已经超出了案件审理的本身。从外国媒体的报道上看,他们其实并不在意薄是死是活,是哭是笑,所关注的是薄案对中国政治和社会发展进程的指标性意义。这点其实在中国官方报道薄案的时候,被以醒目的标题提了出来,但其实还有中国媒体有意无意地忽略。
具体而言,无论是美国的《纽约时报》还是英国的《每日电讯报》,都用较大篇幅来回顾薄的经历,同时用外国人最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诠释中国政治。比如《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就称,“审理薄熙来对中国来说就像走在刀刃上。”当然外国人的文章中也不乏对中国以相对公开的方式审理薄熙来的赞扬,认为这足以显示“领导人的自信”。
虽然外国媒体在游刃有余地利用薄案做文章,猜测中国高层政治内幕,但这些媒体的中文版则在小心翼翼地拿捏政治风险,尽量用能被官方接受的话语体系来“还原”案发原委,以及庭审现场,从而让他们最看重的中国精英和高端读者,能用一种有别于官媒报道之外的思考方式来理解薄案。既关注薄案的政治利益,也在意薄案的经济价值,是外国媒体不衰的生意经。
重磅消息的不胫而走,是敏感事件的永恒注解。薄熙来在庭上说了什么?在庭外做了什么?他和出庭的亲人们、同事们如何互动?这是外国媒体关注薄案的第二层次。这些有人情味的细节,在中国一些媒体报道中难觅踪影。15万字的微博庭审实录尽管丰满而及时,但如果能再多一些薄熙来的原声对白,或许在外媒眼中的薄案报道将成为中国40年来庭审高官的新标杆。好在薄熙来在最后一天的庭审中讲出了桃色新闻。用一位外国媒体人的话说,这是“强心针”。《每日电讯报》直接用“戏剧性”一词来形容这天的庭审,类似的感叹在庭审的末期达到了高潮。
和西方媒体对薄案的关注相比,日本人天生细心的思考方式在薄案观察中发挥到了极致。有日本媒体在交流中说,日本人关注薄案的原因是认为薄代表了一种“非常规的声音”。更有人敏感地看出了很多“愚钝”的西方媒体看不到的一层含义。比如《产经新闻》就写到,薄熙来在庭审说的话与其说是给法官听,不如说是给自己的支持者听,特别是强调对党和群众的歉意,让人感觉他依然在维护自身形象。
整体而言,外国媒体对薄案的报道一是深入、二是讨巧、三是精细。深入在对事件深刻的理解上;讨巧在于能左右逢源地抓热点;精细则体现在对一颦一笑一言一词的深耕里。
虽然中国官方媒体发表了数篇抨击薄庭审表现的“雄文”,但对外国媒体对薄案的看法其实影响不大。中外媒体一个最可能的共同点或许是对庭审时间如此之长都深感“意外”。
上一篇:.日媒:“鬼城”迟早会在中国大规模出现
下一篇:小学“史上最严减负令”只是听上去很美?
投资亮点 1.公司是一家以橡胶、化工、冶金能源和化工物流为主业的外贸代理型企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