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潮流 当行贿已成为必然
简介:据中国经济周刊1月31日报道,据中国礼品产业研究院,应用国家统计局、商务部、行业数据,对礼品行业进行了个体与团体分类统计测算:我国的个体的年礼品需求在5055亿元,团体的年礼品需求在 2629亿元,相加得出目前国内礼品市场的年需求总额在7684亿元左右。
礼品种类涵盖一切商品:汽车、黄金、古玉、宝石、洋酒……
部分送礼更涉嫌“行贿洗钱”行为。
点评:何为“礼”?最初的礼是一种商业性质的物品的有来有往,原始的“礼尚往来,实质上就是以礼品的赠与酬报的方式进行的产品交换。”
礼起源于远古时期的祭祀活动。在祭祀时,人们除了用规范的动作、虔诚的态度向神表示崇敬和敬畏外,还将自己最有价值、最能体现对神敬意的物品(即牺牲)奉献于神灵。
从那时起,在“礼”的含义中,就开始有了物质的成分和表现了。即礼可以以物的形式出现。
关于“礼物”,还有人说它最初来源于古代战争中由于部落兼并而产生的“纳贡”,也就是被征服者定期向征服者送去食物、奴隶等,以表示对被征服者的服从和乞求征服者的庇护。
华夏五千年,中国人一向崇尚礼尚往来,《礼记·曲礼上》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史书中曾有因礼物送得不及时或不周到而引发战争的记载。如春秋时期,因楚国没有按时向周天子送一车茅草,而引发了中原各国联盟大举伐楚的战争。
互赠礼物,已成为中国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往内容。在我们这个礼尚往来的礼仪之邦,送礼之风可算源远流长。或参加结婚的喜庆,或看望病中的亲友,送礼是人之常情,更是一种文化传统的积淀。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最初自动“礼尚往来”的文明不知从几何时已质变成为一种被动“送礼”的犯罪,即“行贿”。
而今,这种行为存在于一年到头的各个季度,遍及各行各业:企业融资发展,向银行贷款需要送礼;下属为谋升迁,须向上级领导送礼,孩子读书,考得上考不上都要向学校老师、领导送礼;毕业了找工作要托人送礼;办个证要向主管部门送礼;上医院看病,找专家会诊要给红包;销售人员拉不拉得到业务都要“孝敬”主管“甜头”,再送一份“大礼”给客户联系感情,“套套近乎”……
国文之精妙在名称叫法上可见一斑。比如这个“行贿”,为啥不叫“送贿”或者“给贿”?
妙就妙在这个“行”字上。一个“行”字显示出,这贿并不是人家财物多的没处放非要放到你家的,而是你用刁难、威胁、引诱、暗示等等利害手段胁迫俺把贿送到你家的。再看那个“贿”字,它由“贝”及“有”字组成,也就是增加了钱财的意思。这与那个“礼”字就大不相同了。你要行的是钱财,而不是什么不起眼的小物件,说明要行贿就得动用不小的物质力量。行贿的目的纯粹是为了获取个人私利,这种私利至少是可以得到某种好处,大到改变一生的命运。行贿受贿如同市场交易,这里并不存在感情之类的因素,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同的是,受贿者做的是无本万利的买卖,他出卖公民给予他的权力,来满足自己永无止境的私欲。而行贿者做的是只赚不赔的生意,他破费了自己的钱财,得到了自己无法得到的东西。。由此看来,行贿受贿发生于掌权者与被领导者、或者是上级与下属之间,行贿受贿比起收受礼品这种古老的交际方式要晚的多,至少是社会产生了权力这种意识形态后才有了行贿受贿这种见不得人的勾当。行贿受贿虽然历史悠久,但始终摆不到桌面上来,它一直受到正义的鞭挞,受到百姓的谴责,至今还处于地下活动状态。
收受礼品与行贿受贿都会对社会风气产生污染,但收受礼品只有在发展到极端时才会对社会产生消极影响。
与其说送礼的人越来越多,不如说“不需要送礼的人“已经不存在了。就礼品经济而言,存在一种“压岁钱文化”,压岁钱每年必涨,同样的,礼品价格每年上涨,无论经济如何低迷,礼品经济没有寒冬。相反,越在寒冬,越需要为下一个春天投资。
而随着礼品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礼品公司的供应也日益多元化,如:量身制作高档奢侈品(皮包、钢笔、黄金雕塑),预付卡、洋酒,肉弹(肉弹者,美女也,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有几个贪官、高管不包二奶,没有偏房?),同时催生了两个行业的兴起,即礼品回收和仿真行业。
送礼和行贿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它们都是把一定的东西作为“礼物”送出去,不同的是量的不同,主观动机的不同。然而,量的多少是相对的,主观动机的好坏,就更加玄乎。这一点,是无论社会、经济、科学如何发展都无法将它测量出来的。
那么,收受礼品和行贿受贿就没有严格的界限?很遗憾,正如季节交替不可能确定在哪一天一样,这两者之间永远不可能明确给出一个量的界限。
举个例子:当年中央为了反对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的不正之风,曾经出台过一个来客招待不得超过三菜一汤的文件,结果下面在执行中极尽了变通之能事。好吧,三个菜的数量我是绝对不会超过,但我弄成了山珍海味;一个汤嘛,变成了燕窝汤。结果,这三菜一汤的花费远远高于十个菜两个汤的开销。
人本身是物质的,需要物质来支撑生存,自私是人的原生态。但在人心目之中也都存有恻隐之心即善的一面,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内心只有光明、美好、向善而无一丝阴暗和恶意的人。
人类要生存于自然界,个人的力量往往是有限的,必须被有效地组织起来;假如人人都以自私的一面出发,人与人之间就无法合作,就不可能被有效组织,无秩序可言,怎样能够形成战胜自然的力量?社会还会发展吗?最终只有自生自亡。假如人人都能尽力展现善意的一面,才好相互沟通,有效组织,形成有序的、有效地战胜自然的强大力量,由此构建的社会共同体,才是一个和谐有序的理想社会。
送礼是向对方表达友善的一面,本无可非议,但是,有些人却通过送礼的手段实施贿赂以达到不当得利的目的,使得自私一面突出,善的一面失衡,破坏了社会平衡。
凡是有损第三方利益的送礼就是行贿,贿赂是非法的,它破坏着社会公允,万一受贿一方仕途中落,贪污被查,往往扯出萝卜带出泥,行贿者也会受到牵连,甚至同样面临牢狱之灾;即使能幸免于难,使用这种手段,竞争力只会越来越萎缩,很难发展壮大。
但是当这种行为已发展成为一种社会的普遍现象时,就不再是赞美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而是“水至清则无鱼”了。坚持“自我”的高洁反而变成异端,最终的结果就是要么少数归顺于多数,要么惨遭淘汰。这也就是为什么行贿受贿屡禁不止。
下一篇:到底是谁造就了康菲的傲慢和无赖?
更多"顺应潮流 当行贿已成为必然"...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老板电器(002508)
投资亮点 1.多品牌经营扩张市场空间:低端子品牌名气已运作,2010年已发展700多家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