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建设仍需加油 实现又好又快需制度保证
新华网福州1月2日电(记者来建强)过去一年来,保障房建设受到社会各界空前关注,各地如何把好保障房建设质量关?施工进展如何?公平的分配制度是否跟进完善?针对这些问题,业内人士及专家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保障房“又好又快”建设仍需加油。
严把质量关 消除质量和安全隐患问题
目前,各地对在建保障房工程实行了质量终身负责制,建立了包括部门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的多层次监督体系;对保障房竣工验收制定了严格规定,出台了分户验收的可操作性细则,力求当前正在大规模建设的保障房质量总体可控。
福建省就明确规定,分户验收后,还要进行单位工程竣工验收,监督验收过程中发现有违反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行为的,当即责令改正,并重新组织验收。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才能正式交付业主使用。
为了督促施工单位建好保障性住房,陕西、上海、福建等省市陆续推出了保障房质量的通报和处理制度。目前,各地的保障房工程质量和安全总体处于可控状态,但仍有一小部分的保障房项目因各种原因被发现存有质量隐患问题,亟待引起重视。
部分省市的建设工程质监部门向记者反映,由于许多保障房建设工地远离市中心,布局分散,建筑工程质监压力很大。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监管人力物力有限,一些有质量问题的建材浑水摸鱼进入保障房工地,一是很难发现,二是发现时也已滞后,耽误工程进度,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提高了建造成本。需要加强全过程的质量监管。”
业内人士及专家建议,各地针对保障房建设中遇到新的质量和安全隐患问题,通过加大施工管理、加强保障房信息化建设等综合措施和手段,继续完善监管,牢筑保障房质量的“生命线”。
“当前,影响保障房质量的突出问题之一是低价中标现象。”福州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王阿忠告诉记者,低成本限定让一些施工单位难赢利,就可能会降低产品质量。因此,政府在保障房项目招标过程中,需要在价格上控制好度的问题。
迫在眉睫的是建立住房金融政策体系
2011年,福建、重庆、河北等部分省市采取了保障建设用地、多方筹集资金和严格督促开工等得力措施,确保了保障房的建设进度。但也有一些地方的一小部分保障房项目,建设进度比较缓慢。
接受记者采访中,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黄石松认为,过去各地的保障房项目不能按期开工,其中不乏规划、设计、土地拆迁等综合原因,但如今主要是缺钱导致的。据测算,每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需投资约1.4万亿元,其中有近4000亿元的资金缺口需地方靠市场融资解决,压力相当大。
“这表明,当前加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住房金融政策体系已迫在眉睫。”黄石松说,在中央层面宜加强政策统筹力度。对保障房项目的融资规模单独设立统计科目,不与商业房地产开发、商品住宅开发项目混同,宜实施“定向保障”的政策,分类制定监管考核指标。
其次,加快对住房公积金制度进行全面改革。限制公积金用于商品房的建设和消费支持,使可用于住房保障的公积金数额大幅增加,对住房公积金的存贷实行更低利率、周期更长的制度。这样做,既可以提高保障房消费群体的支付能力,同时也使他们尽量少受宏观经济波动和货币政策调整的冲击;扩大公积金提取和使用范围,允许廉租房、公租房家庭用公积金交纳租金,以减少公积金的积淀等。
再有,改进保障房土地供应机制,降低建设成本,引导社会资金广泛参与。在土地供应方面,应研究出台允许在集体土地上建设公共租赁房的相关政策。比如,北京市和广东省都在部分项目进行了试点,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用自有国有土地建设公共租赁房,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存量集体建设用地建设公共租赁房。
“由于土地前期补偿款占项目总投资的50%左右,综合建设成本可降低三成以上,基本可以实现在15年左右收回建设投资。”他测算后说,这样既为一部分追求长期、稳定、低风险的大额社会资金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投资渠道,也解决了公共租赁房的融资难题。
亟待完善保障房准入退出管理办法
业内人士及专家认为,近期各地严查保障房分配问题,并曝光了不少违规乱象,一方面说明严查违规见到了效果,另一个也说明保障房分配在至关重要的准入、公示、退出等环节把关依然存在漏洞,“目前,距离建立保障房的科学分配制度还有差距”。
“保障房建不易,分更难。”一些地方负责保障房分配的工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在分配时设置了五道程序、四道把关、三榜公示,但还是有人浑水摸鱼,其中不乏一些富裕家庭,“现在,不少夫妻之间都互不知道对方收入,更何况审核人员”。
一些地方在分配保障房给困难人群时,依据的是民政部门提供的低保户名单,但是面对住房“夹心层”时,对其收入的甄别可就犯难了。
2011年,一些地方在新建保障房分配问题上引发争议,原因是申请人的信息公示透明度不够。
保障房腾退也让管理部门犯难。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住房保障处处长柳文定介绍说,申请者何时有私车开了、收入是否变化了等等,这些情况很难及时发现。“一旦发现承租人条件超标或违反规定,一般只能让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告知,耐心做思想工作劝其腾退,目前还难以对承租人进行强制处罚。”
业内人士及专家提出,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虚假申报、骗购骗租、转租转售等行为的惩罚力度,是有力提升保障房分配管理水平的基础性工作。
针对保障房申请人资格审核环节容易出现的漏洞,2011年11月,河北省出台了《保障性住房准入退出管理办法》,要求住房保障、民政、公安等14个部门严格协查申请人家庭结构、住房、收入和财产状况。
“省里出台该办法前,工作人员为审核申请人财产状况,曾向有关部门发函调查存款和股票情况,但这些部门以涉及个人隐私为由拒绝配合。”石家庄市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确保该办法的有效执行,可能还需从国家层面再出台规定,让地方政府能够顺利协调有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受访专家建议,当前宜积极推动建立住房保障、房地产、民政、公安、税务、银行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居民经济状况核查系统,直接查看申请家庭的存款账户、股市账户、纳税记录、房产登记、公积金缴纳等情况,从而了解申请家庭的实际经济状况,提供申请保障性住房所必需的核查报告。同时,抓紧制定国家层面的住房保障法律,确保“十二五”期间3600万套保障房实现公平分配。
更多"保障房建设仍需加油 实现又好又快需制度保证"...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老板电器(002508)
投资亮点 1.多品牌经营扩张市场空间:低端子品牌名气已运作,2010年已发展700多家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