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面紧张经济走势存隐忧 经济下行或刚开始
中国经济6月份以及上半年的宏观经济数据公布完毕。结合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我认为,通货膨胀压力已经不构成货币继续紧缩的理由,但经济下行趋势可能刚刚开始。由于经济增速回落已经成为趋势,而且有可能加快,而通胀率在未来不会出现大幅度回落,相反,处理不好还会上升。这种趋势的延续,很可能导致滞胀。
通胀压力不构成紧缩理由
通货膨胀压力已经不构成货币继续紧缩的理由。为什么?先看PPI同比增加7.1%,环比与上月持平。它说明了工业产品对CPI的推动力已经近零,联想到5-6月间国际原油价格回落,说明输入性通胀在6月已经大幅度地减轻。说明工业企业在高通胀的背景下却不得不去库存。工业产品在未来两个月左右,对CPI的贡献率有可能转为“负”,尤其是在继续紧货币的情况下。
6月份CPI同比涨幅达到6.4%,绝大多数压力来自食品和生活用品,包括猪肉大幅度涨价在内,它的根本动力则来自于人工成本大涨,这个要害问题靠紧缩货币是不能消除的。解决猪肉涨价和生活用品涨价只能靠增加供给,现在国家已经采取很多措施增加猪肉供给,包括紧急进口大量猪肉,预计下半年猪肉价格很快将企稳,甚至有所回落。但是,CPI大幅度回落是不现实的,根本原因就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已经进入强周期,下半年各行各业都有提高工资的压力,同时很多政府管制的商品需要适当提价,比如电价等,这些因素对CPI形成的压力将是长期的。
下半年CPI预计将在5%-6.5%之间徘徊,很难回到4%以内,明年亦如此。对此,从宏观层面要提高对高通胀长周期的认知程度,对中国式通胀的认知程度识容忍度,同时对低收入者发放物价补贴,不能动不动就想着提高存贷款利率,包括提高准备金。
经济下行可能刚刚开始
二季度GDP同比增长9.5%,符合预期。上半年在宏观调控从严的背景下,GDP能够增长9.6%,很多人会大松一口气,股市大幅上涨也说明了这一点。但我认为,二季度取得的经济成长,有点“强弩”的感觉。尤其是6月份数据,下滑幅度增大。
先看PMI,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9%,环比回落1.1个百分点,创下28个月以来新低,而6月规模以上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增长15.1%,超过预期。哪个更真?我选择前者,因为它与PPI指标走平相匹配。
再看进出口增速双双放缓,尤其是进口增速回落幅度大于出口增速回落。这说明了什么?进口数据大幅度回落很清楚地说明非常多的企业已经没有钱进多余的货,而且不排除一些企业已经认为没有必要进货——来料加工大幅度减少,订单也在减少。必须强调一个事实,如果进出口按同比价格计算,下滑幅度更大。
我们看一看今年进口商品的提价幅度就明白,6月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商品中,铁矿砂3.3亿吨,增长8.1%,但进口均价为每吨160.9美元,上涨了42.5%。进口煤7049万吨,下降11.8%,进口均价为每吨109.6美元,上涨了11.9%;进口大豆2371万吨,下降8.1%,进口均价为每吨576.7美元,上涨30.4%。其他很多商品价格都是上涨,而且是大幅度上涨的。如果联想到一季度GDP9.7%的增幅中有大约1/3与增库存(在抗通胀斗争中企业普遍的选择)有关,二季度已经开始去库存了,未来几个月GDP应该继续下滑。
未来增长存隐忧
很多人看到上半年经济数据第一反应就是经济很正常,距离滞胀远得很。笔者却要提醒:滞胀并没有远去。
虽然二季度GDP增长了9.5%,仍然属于高增长。但PMI的进一步下滑,真实进出口数据对GDP的贡献率下滑,尤其是6月投资数据的负增长,均说明未来经济增长存在隐忧,起码是经济下行趋势已经形成,拐点在哪,何为政策底,我们还不知道。由于经济增速回落已经成为趋势,而且有可能加快,而通胀率未来不会出现大幅度的回落,相反,处理不好还会上升。这种趋势的延续,剪刀差越来越小,很可能导致滞胀。
笔者最近到四川考察,很多企业家、银行家向我讲述的情况很重要。进入二季度以来,很多企业尤其是很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都是在“拖欠中”生存并保持“正常”生产进度。银行业人士也告诉我,由于今年对企业的贷款只有去年的一半左右,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又基本停贷,很多国有企业不得不靠“拖欠”生存,更多的基础设施建设工地靠拖欠工程款、农民工工资、原材料采购款,甚至土地出让金和拆迁款等维持开工状态——而这些钱很多是欠不起的,顶多维持半年。
这种大面积的拖欠在二季度已经显现出后果,即很多中小企业的资金链断裂,投资率下降。如果这样的局面再延续下去,今后几个月将显现出更严重的后果,就是国有企业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资金链断裂,它们不得不拖欠国有银行的贷款本息,同时有可能停产停工。那时候的GDP数据将严重下滑,直至显现出滞胀的原形。
有一个情况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银行贷款总量并没有减少多少,资金面却如此紧张呢?不错,今年的银行业贷款总量并没有比去年少多少,比如6月贷款增量就比5月多,达到6339亿元。但如果我们知道现在各地的摊子铺得有多大,知道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涨幅度有多大,知道银行业的贷款结构发生什么变化,就明白为什么现在资金这么紧张了。
很多企业家和银行家告诉我,2009-2010年全国新上的很多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到2011年都进入大量使用资金的时候。由于宏观经济紧缩,银行不得不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对很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压缩贷款,甚至停止贷款,即使没有完全掐死,保证率也很低,往往达不到项目所需的50%。同时必须看到,进入2011年后,人工成本上升了大约30%,原材料成本大约上升20%,同样的贷款量只相当于以往的80%还不到。也就是说,按照项目原来的可行性报告,想按时完成工程量,贷款需要增加30%,而现在却是减少30%。
银行的钱上哪去了?银行现在也缺钱。笔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今年各家银行为了完成利润指标,纷纷将贷款分配重点转向可以变相提高利率的个人贷款,有的银行个贷占比大幅度上升至40%。很显然,这种做法相应挤压了对生产企业的贷款,无法提高利率的大型基础设施贷款更是被排在后面。这就是现在资金面越来越紧的原因。
遗憾的是,不少观点仅仅单纯从贷款数据下降不多,判断资金面并不紧张,还有紧缩余地;甚至看到外汇占款还在增加,认为必须提高存准率。笔者认为,不仅应从数据分析,更要学会联系实际情况看数据。如果未来两个月资金面仍然从紧,不做微调,实体经济将深受影响。到那时,滞胀风险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严重程度的问题。
怎么办?当前除了要抓紧研究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更迫切地需要逐一解决很多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贷款问题。虽然目前开工的很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存在超前和超能力问题,但已经建了的,而且具有很大战略和综合价值的项目,就必须想办法让它们建设完成,否则是更大的浪费。
尤其是必须看到,由于通胀的长周期趋势,未来再建这样的项目,可能要花费更多的钱,很可能建不起了。与其这样,不如一鼓作气完成。当然,新上项目是必须严格审查的,不要政策一松却松到不该松的项目上去了。
□中国农业银行大客户部高级专员
何志成
下一篇:巴曙松:投资增速回落是大概率事件
更多"资金面紧张经济走势存隐忧 经济下行或刚开始"...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老板电器(002508)
投资亮点 1.多品牌经营扩张市场空间:低端子品牌名气已运作,2010年已发展700多家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