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日本内阁府在2月14日公布了2010年四季度经济发展数据。虽然去年日本经济获得了3.9%的“高增长”,但全年国民生产总值仅为479万亿日元,折合为54742亿美元,低于中国此前公布的58786亿美元,由此失去保持了42年之久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宝座。多年来这一定位已成日本人的口头禅,自此却无法再挂在嘴上了。
大约从前年年底开始,日本人关注起GDP将被中国超越的问题,至于日本的有识之士则在好多年前就预估到了这一点。例如2004年,当时担任官房长官的福田康夫就在众议院的会议上明确表示,七八年之后中国经济规模可能将把日本甩在后面,日本应考虑届时如何与中国交往。但其时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尽管此后中国GDP相继于2005年超过英国,2007年又取代德国排名世界第三,但出于心理因素,许多日本人并不认为此事会很快成为现实。日本人的这一心境也不难理解,因为截至200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仍仅为日本的四分之一。按当时的测算,中国也许要再花25年才能赶超日本。
然而,形势比人强,中国经济规模仅仅10年内就翻了两番以上,日本则不进反退。日本GDP在2000年还在500万亿日元以上,1997年则为515万亿日元,但去年却下滑至497万亿日元,比13年前还缩水了7%左右。有鉴于日本经济长年为通缩所困扰,原地踏步,在低谷徘徊,避免重蹈日本覆辙,已成今日许多国家经济决策者的共识。
再深一步分析,假如不是被中国而是被任何一个其他国家超越,日本人的心理恐怕都不至于如此复杂,如此五味杂陈,百感交集,这显然涉及历史因素。中日之间有2000多年的交往史,这在全世界都是非常罕见的。在进入近代社会以前,中国的国力远在日本之上,日本也始终将中国视为老师,在各方面向中国学习。但即便在那时,日本也始终认为自己处于“日出之国”的地位,根本不认为其地位在中国之下。自打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后来居上,成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国力开始突飞猛进。一场甲午战争,日本打败了昏庸无能的清政府,迫使中国割地赔款。十多年后日本更得寸进尺,提出“对华二十一条”,直至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使中国遭受前所未有的民族灾难。虽然战败后日本成了一片废墟,但在美国的全力扶持下,再加上日本国民的勤奋和有利的国际环境,日本很快又走出了战败阴影,通过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而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缺乏经验,走了一段弯路,从而使得两国的差距越拉越大。也就是说,从明治维新以来的140多年间,日本的国力始终在中国之上。对近年中国经济的长足发展,许多日本人百思不得其解:中国如此“问题成堆”,怎么就会有如此高速的发展呢?因此,诸如“中国崩溃论”、“中国好不了论”等多年来始终充斥日本媒体的中国报道之中。
就在上月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去年中国经济增长数据的当天,日本主要媒体不谋而合地发表社论。仅从社论标题,就很可以看出日本人五味杂陈的心态。实际上,各主流媒体不约而同地发表社论本身,已经很能说明问题。环视当今世界,除了日本,还有哪个国家会对此如此敏感呢?那天《朝日新闻》的社论标题还相对中性:共同走向繁荣的时代;《每日新闻》的社论标题则为:着眼于世界第一流的增长质量;《读卖新闻》的社论以“‘升龙’中国也有很多问题”为题;《产经新闻》的社论则用了一个颇为形象的标题:不慌张不退缩比后劲。
为了不让日本国民过于灰心丧气,日本媒体竭尽全力强调日本仍拥有很多强项。且不说两国的人均指标,就日本稳定的社会秩序、始终维持在很高水平的高等教育普及率和世界第一的平均寿命,都是值得日本人引以为自豪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泡沫经济破灭后的这20年间,整个日本社会弥漫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压抑感,日本人的生活质量和对生活以及未来的安心感,已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自杀人数始终居高不下,妇女缺乏社会地位,论资排辈现象严重,青年才俊难以脱颖而出,出生率的低位徘徊更使日本遇到了难以解开的死结。
上一篇:中国信托业如何突破观念和产品的双重局限
下一篇:王 勇:央行调控社会融资总量正当其时
投资亮点 1.多品牌经营扩张市场空间:低端子品牌名气已运作,2010年已发展700多家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