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最大毒枭是谁?广东制毒村保护伞是什么人?
村支书民警充当保护伞 普通小村一步步变成制毒贩毒大村
就这么一个普普通通一直以农业为主的小村子,它怎么就能把制毒贩毒的生意做到如此规模,制毒贩毒基本是公开进行,当地的相关责任部门完全不掌握情况么,随着案件调查的不断深入,警方又有了重大发现。在广东陆丰,一个叫做博社的村庄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制毒贩毒第一大村,制毒贩毒几乎是在公开进行,公安部门调集3000多警力在这里一次捣毁制毒工场77个,抓获了182名犯罪嫌疑人,缴获冰毒2900多公斤,一个普通的村庄,如何变成了制毒贩毒大村呢?
记者:这栋在建的楼房,是博社村前任村支书蔡东家的一套房子。蔡东家因涉嫌充当村里制毒者的保护伞,雷霆扫毒行动中在广东省的惠州市被警方带走。
在博社村住着豪宅的不仅有涉嫌制贩毒的人员,还有一位汕尾市的人大代表,博社村的前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蔡东家,这栋在建的楼房就是他家的新房子,蔡东家是这次雷霆行动,要抓捕的头号人物,他涉嫌充当博社村制贩毒人员的保护伞,一个村支书是如何成为制贩毒人员的保护伞的呢?
广东省公安厅禁毒局调研员唐守亮:蔡东家是典型的保护伞。他呢,只要博社村有制贩毒人员被抓获以后,他就会四处活动,去把人给救出来。
警方介绍说,51岁的蔡东家十几年前曾经在深圳做生意,七八年前回村当上了村支书,还是汕尾市的人大代表。蔡东家早期也曾参与制贩毒,近两年主要是充当保护伞。2013年12月12日,蔡东家的堂弟——博社村的制毒元老蔡良火,在广东惠州被抓,作为堂兄的蔡东家,两次赶赴惠州,随身还携带了70万元的现金,四处奔走,想要把人捞出来。这已不是他第一次出面捞人。
广东省公安厅禁毒局政委邱伟:他也知道制毒贩毒那是严重违法的,严重的是要杀头的。但是他有好处,而且原先他就是搞这个出来的。
涉嫌制贩毒,玩忽职守,贪污受贿是警方和纪检部门给蔡东家定的“三宗罪”,鉴于蔡东家的案件还在核查中,警方没有透露太多的细节,记者也没能采访到蔡东家本人。除了村支书蔡东家,这次收网行动期间,还有12名涉嫌充当制贩毒保护伞的人员被抓,令人吃惊的是,他们全是陆丰当地的警察。
广东省公安厅禁毒局调研员唐守亮:这12名公安干警里边有三名所长、一名副所长,还有一名中队长。
被捕的12名警察中,包括甲西镇派出所的两任所长庄永川和姜振全,其中,庄永川在甲西镇派出所任所长12年。
广东省公安厅禁毒局调研员唐守亮:整个甲西镇是陆丰制贩毒问题最严重的一个镇。包括这次清剿的博社村,就是属于甲西镇的。他当了12年所长,由于他的玩忽职守,他当了12年所长,这个毒情是非常严重,越来越严重。
甲西镇派出所的两任所长被毒贩拉下水。与他相邻的北堤派出所情况更为严重,包括所长副所长在内的8名警察无一幸免,全部背弃了职责,甘当毒贩们的保护伞。
北堤派出所全员充当毒贩们的保护伞
广东省公安厅禁毒局调研员唐守亮:8名民警都收受制贩毒犯罪嫌疑人的金钱以后放人,现在都被立案查处。
广东省公安厅禁毒局政委邱伟:我们有些案件作支撑的,就是白粉可以变成米粉,毒资可以变成赌资,大案可以变成小案,小案可以变成没案,只要收了钱可以放毒品,也还可以放人。
对于这12名警察的违法犯罪问题,广东省纪检和公安部门还在进一步调查中,警方也没有透露更多的细节,记者在广东省公安厅了解到,从2013年上半年 ,省厅督察组进驻陆丰后,已经有36名党政机关干部,涉嫌充当制贩毒者的保护伞被查处。
广东省公安厅禁毒局调研员唐守亮:由于我们干部队伍里边有这些蛀虫,才导致了陆丰特别是“三甲”地区的制贩毒分子有恃无恐、疯狂作案。
雷霆扫毒行动后,警方对博社村又进行了两轮大范围的清查,并留下了一支40多人的工作组,工作组将在这里驻扎一年,彻底打击毒品犯罪,防止制贩毒死灰复燃,同时维护村里的治安,协助新任的村干部开展整治工作。除了博社村,警方也逐一对其他制毒村庄进行了清剿。
【半小时观察】这次广东省有史以来打击毒品犯罪用警规模最大、抓捕嫌疑人最多的行动后续工作还在进行当中,留给人们的思考也还在继续。打击涉毒犯罪,更关键的是铲除犯罪的土壤,具体博社村而言,对这样人多地少、资源相对贫瘠的地区来说,采取坚强有力的管理措施,切实有效的帮扶措施,帮助农民寻找到阳光下的致富途径,在产业化、城镇化上取得突破,否则,一个博社村被打掉,市场留下的空白又会被其它前仆后继的村庄填补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