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我们在政策讨论中必须寸土必争,但是,汇率决策应该有全局观与前瞻性,不能总是拖到最后一刻又不得不调整
从9月9日开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忽然明显走强,到9月15日已经累计升值超过1%。这一最新进展,显然有别于自6月19日汇改重启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小幅震荡的状态,有助于适度缓解人民币的国际压力。不过,被迫升值的痕迹可能过于明显,长期来看,对管理中国的对外经济关系反而不利。
中国既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经济压力可能将是一个长期现象。因此,提高中国处理国际经济关系的艺术,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人民币汇率决策过于被动
今年4月,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时,就人民币汇率改革问题发表了两条著名论断:第一,我们将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政策的改革;第二,我们不会因外力压迫而被动地改变我们的政策。当时,这一立场在国际市场上引发了不同的解读,甚至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波动。不过,我认为胡锦涛表达的主张其实是既准确又恰当的,那就是,中国将主动改革,国际“噪音”只能帮倒忙。
可惜,随后的政策变动却意外地加深了中国受外力影响而调整汇率的印象。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从年初就开始出现了,但是,中国的汇率政策一直没有调整。6月13日,美国国会公布推动人民币升值的法案,6月26日-27日G20首脑会议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首脑会议之前,国际市场普遍预期各国将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向中国领导人施压。就在这两个事件的中间,央行于6月19日公布了将重新增加汇率弹性的决定。
可是,在随后的近三个月里,人民币汇率一直小幅“双向”震荡。从6月19日到9月8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不到0.5%。这样的状况维持了一两个月,国际压力再次上升确实也在意料之中。9月5日,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萨默斯开始访问北京,他带来的一个主要问题极可能就是,为什么人民币还没有明显升值?9月15日,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就同一个问题举行听证。人们看到,从9月10日开始的几个交易日,人民币升值的速度显著加快。
从积极方面来看,中国决策者为了化解贸易战的风险而调整汇率政策,是值得肯定的。如果仅仅为了显示不惧风浪而一意孤行,一旦触发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将极大地伤害中国的经济利益。不过,政策调整的时机却值得商榷,全球金融危机的风险稳定之后,贸易保护主义的风险将大幅度上升,这在去年已经成为全球共识。而G20首脑会议和美国国会的听证会的日期都是早已确定的,如果我们有一定的预见性,那么,汇率调整根本不需要等到最后一刻。
人民币国际压力的实质
目前,国际上起劲批评人民币汇率政策的主要是一些美国政客,尤其是国会议员。但是,这并不表明其他国家对中国汇率政策没有意见。今年年初,欧洲和日本的政客对此也颇多微词。不过,现在欧洲已经被自己的债务危机搞得焦头烂额,日本经济增长越来越多地依赖向中国的出口。有别于五六年前的情形,一些发展中国家现在也在批评中国的汇率政策,其中包括中国在东亚的一些近邻和“金砖四国”的几个主要成员国。它们的批评各有各的出发点,但是,如果许多国家对中国政策有看法,中国就不能简单地置之不理。
美国的问题比较特殊。事实上,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占GDP的比例已经从几年前7%的高点下降到今年一季度的3%,中国的顺差也从占中国GDP10.8%的最高点回落到3.5%。因此,真正刺激美国议员兴奋点的恐怕主要不是经济失衡,而是另外两个问题,一是持续高企的近10%的失业率,二是今年11月即将举行的国会中期选举。换句话说,他们关注的焦点是政治问题,而不单纯是经济问题。批评人民币汇率政策,其实是他们从事国内政治活动的一个工具。一些国会议员在私下的交流中,也坦率地承认这一点。
既然如此,我们是否就可以严词拒绝美国的要求?问题恐怕并非那么简单。
上一篇:安信证券高善文:中国通胀歇不下来
下一篇:北斗导航陷商业化迷途 政府采购民用前景堪忧
投资亮点 1.多品牌经营扩张市场空间:低端子品牌名气已运作,2010年已发展700多家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