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9月26日,安徽商报报道了市民何女士在省城某银行“存折变保单”的遭遇,该报道引起众多市民关注。据了解,本报报道见报后,销售该保险的银行负责人当即表示,何女士购买的保险可以退,只要到保险公司签字退保即可。但是,当何女士来到保险公司时,保险公司却表示自己没有过错,只愿承担3000元的损失,何女士接受不了。目前她与银行、保险公司还在协调中。一些市民纷纷来电反映自己“被保险”的遭遇,他们很关心问题如何才能解决,“被保险”的本金还能退回来吗?
投诉本想存款却被忽悠买保险
家住省城江淮化肥厂附近的叶女士致电本报,去年10月19日,她到银行去存款,此时银行里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她,有一种存款利息高,每年能返回10%的红利,比存定期还划算,银行内部很多员工都买了这种产品。
叶女士被说动心了,稀里糊涂签了合同后,对方却给她一份保单。对方告诉她这是赠送的,直到一个月后,保险公司打电话给她,她才反应过来买的是保险,但是这时叶女士想退已经来不及了。
7旬老汉担心等不及10年
家住省城包河区的丁老汉今年70岁,去年9月16日,他到包河区某银行存款1万元,但是在银行排队时,一位银行工作人员走过来,建议他办一种利息高的存款,只要存满五年就能享受分红、保险、高利息等好处。
丁老汉平时很少关注银行的理财产品,听到这种存款有这么多好处,就答应办理这种存款,可是等他到家,家人却发现他带回的是一张保单,这种保险需连存5年,10年后支取,如果想退保只能拿回5000元,这让丁老汉很烦恼,“我今年都70岁了,还能等10年吗? ”
提醒
购买理财产品需谨慎
随着社会的发展,投资理财越来越多走入市民的生活,那么如何正确理财?省城一位资深理财师表示,“投资者要想规避风险,最重要的一个办法是,把‘鸡蛋分别放在自己熟悉的篮子里’”。该理财师提醒广大市民,理财需要不断学习,投资理财时应该选择自己熟悉的产品和方向,如果不了解这种理财产品不要轻易下手。
揭秘大堂经理并非“银行人”
据省城某银行人士透露,目前银行中一些大堂经理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银行人”。他们有可能是保险公司派驻来推销保险理财产品的,压根就不是银行的人。 ”
这位银行业内人士介绍,在银行大厅内各保险公司的从业人员大部分不佩戴保险公司的胸卡和《保险营销员展业证》等有效证件,因此市民很容易将他们看成是银行的工作人员。除了一些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的业务员,银行大堂经理还有一些营业大厅里的工作人员其实是外包公司的员工,他们与银行没有直接合同关系。这些由外包公司输送的工作人员,不排除他们为了拿提成向储户推销保险。
“理财盲”频频“被保险”
从来没有购买任何一种理财产品,也很少关注理财,就是这样一群人却频频“被保险”。很多在银行买了保险的储户反映,当初推销员动员自己买保险时,不说是保险,却把红利10%,赠送保险、利息收益高挂嘴上,但是需要连续多年缴纳,购买年限却很少提到。储户因为不了解理财,往往轻信了推销员,等他们反应过来木已成舟。
在投诉自己被忽悠的储户中,老年人的比例较高。丁老汉今年已经70岁了,他认为钱存到银行里就不会出错,谁知道却在银行里被人忽悠买了保险。
“被保险”后维权取证难
一些投诉者纷纷表示自己被忽悠买了保险,但是投诉到相关主管部门却很难得到处理。而且对于储户的投诉,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却矢口否认,他们认为,当初动员储户买保险时,保险的所有权利义务都跟储户说了,储户也在保单上签字。
安徽睿正律师事务所律师盖晓峰表示,储户在签字时,没有看清合同就签字,储户也存在一定过错。因为签字的合同会形成书证,在诉讼过程中,书证的法律效力高于证人证言,如果想推翻合同书证,储户必须收集足够的证据才行。(安徽商报 纪在学)
上一篇:汇率担纲“破冰”利剑 “货币大战”硝烟四起
下一篇:人民币升值提速该咋办 五窍门帮您抵御汇率风险
投资亮点 1.多品牌经营扩张市场空间:低端子品牌名气已运作,2010年已发展700多家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