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如一系列投资事件已爆发在储能领域:2007年,青云创投投资储能产品提供商汇能科技;2009年,中海油和天津津能投资公司签署协议,向当地一家主要为电动汽车生产锂电池的厂商——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投资50亿元人民币;今年,普能宣布成功完成第三轮高达3200万美元的融资,普能是一家专注储能技术的钒电池企业。
事实上,储能的火热来自于,其是智能电网、太阳能、风能、电动车等领域的关键设备。
“有助于打破风电、光伏发电等的接入和消纳瓶颈问题。”普能公司合作创建人牟峰看好储能技术的前景,他认为储能技术能够对应解决诸多新能源难题,如降低配套输电线路容量需求,缓解电网调峰压力,消除风电、光伏发电的波动,降低离网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等。
储能业的“风火”场景,并不只是体现在锂电池等代表新材料电池未来方向的领域,在传统铅酸电池方面,VC&PE也没放弃,即看好“铅酸电池的节能改进空间”。
“我们正在关注电池管理技术,事实上这种技术运用的重点是放在第一代的铅酸电池上。”德同资本邵俊对本报记者表示,因为铅酸电池相比较锂离子电池有很多的好处,如安全性、稳定性、成本方面。如果能够把铅酸电池管理好,通过用铅量来延长电池的寿命,把用铅量减到一半,不管是从节能还是环保都是很好的事情。
持相同判断的还不是个案。
“锂电池成本很难下降到和铅酸电池直接PK的程度。目前,中美都有人提出技术改进想法,可以使得铅酸的成本再次大幅下降,而充放电效率直接逼近锂电池。”联想投资董事总经理王俊峰对记者表示,“听起来很兴奋,但我们还在小心的求证和积极的探索中。”
尽管资本对储能业一片看好,但真正“出手”时,也颇为谨慎。
“我们对这个领域的投资非常小心,因为我们不想去投资不成熟、不完善又有安全隐患的领域。”王俊峰称。
据本报记者了解,Ventech China把新型电动车整个产业链上做电池的公司全部都看了一遍,最后决定不投任何一家。
核电配套设备业分羹融资
除了智能电网和储能,核电也是VC&PE们所关注的。
中国核电领域长期以国有资本一枝独秀,目前只有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和中电投集团这三家公司可以以业主身份对核电站实行控股运营。
从7月20日国家能源局上半年能源经济形势发布会上的消息看,酝酿中的《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核电的装机规模将达到7500万千瓦以上。这一规模是现有机组(908万千瓦)的近9倍。
这样诱人的发展前景,使得VC&PE也不得不关注核电。但到目前为止,这一领域的投资案例少之又少。
可以看到的瞩目案例是,2009年,美国私募股权基金旷世开融(Quad-C)向石家庄工大化工设备有限公司投资2500万美元。这也是该领域第一次获得国际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
除国有资本一枝独秀外,核电领域超高的技术门槛、安全性问题也令VC&PE们犹豫。尽管如此,但不是没有机会。资本们希望从细化的产业链中找到契机。
“第四代核反应堆整个外壳的材料都是石墨,那么石墨的生产加工就会有机会。”合众资本主管合伙人陈立辉对记者表示。
另外,陈立辉指出,国家要求核反应堆很多关键部件都要国产化生产,这样国内相关企业就可以寻找机会。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9月以来7只基金递交募集申请 债基达五只
投资亮点 1.多品牌经营扩张市场空间:低端子品牌名气已运作,2010年已发展700多家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