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私人银行业务自2007年首度于国内出现以来,便随着富豪群体的壮大及其对专业财富管理服务的需求而蓬勃发展。那么,中国的私人银行客户有何特点?他们对财富管理有什么需求?私人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又有哪些吸引高净值人士的地方?中国银行(601988)私人银行近日发布的《2011年中国私人银行与财富管理行业报告》揭示了部分答案。
该报告指出,相比财富继承比率较高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国目前的绝大多数高净值人士和富豪都是第一代富人,只有少部分是第二代富人。这意味着他们大多是在过去10到15年内,白手起家完成了财富积累过程。“70%—80%的中国富豪靠自主经营积累起财富,导致了他们的需求非常不同。”中信银行(601998)私人银行总经理马劲松说,“大多数人在40岁或50岁左右,创富能力非常强。在西方国家,私人银行服务的首要目标是帮助客户实现财富保值。在中国,由于客户多为第一代或第二代富人,首要目标是赚更多钱,让财富增值。所以,中国私人银行服务肩负三个使命:首先是帮客户财富保值,确保跑赢CPI;其次是帮助客户赚更多钱,实现财富增值;最后是帮客户享受生活。”
瑞银集团亚太区财富管理业务CEOGrahamFrancis也认为,多数亚洲投资者的投资风格相比美国或欧洲的投资者更激进,“很多人短期内积累起大量财富,并仍在要求激进的投资回报。为了相对高的收益,他们愿意承受更高的风险。”
工商银行(601398)私人银行部总经理张琪透露,工行60%的私人银行客户拥有自己的企业,其他客户大多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职业投资人、社会名流及家庭主妇。“高级管理人员更容易接受创新性产品和资产组合管理的理念,”张琪表示,“职业投资人更倾向于在流动性、盈利性和创新性之间达成最优化的组合。相较而言,富裕的家庭主妇更重视增值服务和财富继承问题。总体而言,中国私人银行客户相比其他地区的客户,更关注财富保值增值,对私密性、优越待遇和服务便利性的要求相对较低。”
针对这个特点,大多数中资和外资银行面向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客户提供非常多的产品,包括传统的结构性产品、不动产基金、资产基金、信托产品、私募基金、对冲基金、QDII共同基金及其他指数挂钩类投资工具。许多机构还开发了帮助高净值人群直接投资境内资本市场的平台,通过更本土化的资产种类来使他们的持股结构更多样化。
此外,对银行来讲,运用新的策略来增强自身产品对客户的吸引力也非常重要,因为,高净值人士越来越了解市场产品状况,及哪家银行的服务最符合他们的需求。比如,中信银行正打算推出私募股权基金和pre-IPO投资工具类的产品。
如同国外,中国现有的私人银行客户和潜在客户需要的不只是财富管理方面的帮助,他们在消费和享受自己来之不易的财富时,同样需要帮助。标准的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增值服务包括:帮助客户选择最好的医院和医生,得到最好的诊治;帮助客户子女甚至子女的子女,到全世界最好的学校接受教育;还有在海内外旅行方面的帮助,特别是商务旅行。“民生银行(600016)已有五架私人飞机可供客户使用,我们还打算再采购一些游艇。”民生银行私人银行部副总裁李文表示。
该报告还指出,财富传承方面的服务是中国富裕人士非常关注的,他们在积极寻求用最好的方式将财富交付给自己的下一代。
上一篇:7月股基逆市盈利 上半年业绩十强沦落
下一篇:近六成股基上月跑赢大盘
投资亮点 1.多品牌经营扩张市场空间:低端子品牌名气已运作,2010年已发展700多家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