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9月11日,易方达基金公告称,以宋昆取代侯清濯,担任易方达科讯(爱基,净值,资讯)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9月16日,东方基金公告称,王丹丹代替于鑫成为东方金账簿(爱基,净值,资讯)货币市场基金经理。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位在同一个星期内上任的基金经理,均为1980年出生。
随着2008年初第一个“80后”基金经理登上中国基金业的舞台,这一队伍如今正在逐步地壮大中。而翻开他们的简历发现,他们的共同点之一就是毕业于名校。
毕业名校
翻开这些基金经理的履历不难看出,他们的经历中有一些相似之处。
譬如,他们的出生日期在1980年至1982年之间,年纪在28至30岁,属于“80后”中较早出生的。他们的学历都是硕士,进入证券行业的时间由3年到6年不等。按照其年龄和读书时间计算,他们往往是一毕业便进入了金融行业。
从简历上看,这些“80后”主要是在2005年之后进入证券行业,并最终成为一名基金经理的。这和中国证券行业,甚至基金业发展的状况不谋而合。2005年之前,整个证券行业处于相对低迷的时期,发展了6年多的基金行业的公司数量虽已不断增加,但整个行业规模始终未能得以真正地壮大,吸纳的从业人员也较为有限。
而自从2006年的牛市以来,整个证券行业得以迅猛发展,基金行业也凭借其较高的个人收入和清晰的职业发展道路吸引了许多人才。他们从学校,或是由其他券商或银行等金融机构进入基金公司后,往往先从事研究工作,之后充当基金经理助理,再逐步担任基金经理职务。
和一些“60后”、“70后”的基金经理相比,“80后”基金经理的教育背景更加优秀。从目前14位基金经理的简历看,清华、复旦、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等知名金融业培养学府的学子占了较大比重,尤其是在2006年之后入行的基金经理。而一位业内人士介绍,2007年之后,进入基金公司,尤其是投研岗位的门槛提高得更快,往往非名校学子不收。
他们执掌基金的时间并不长。第一位“80后”基金经理诞生于2008年1月,即大成基金的倪明。2009年,5只基金的掌门人换成了“80后”。受到从业经历较短的限制,在业内人士看来,“高学历,但经验不足”是目前所有“80后”基金经理的一个共同特点。“80后”基金经理开始执掌基金的时间普遍不是很长,大多数基金经理没有经历过完整的牛熊市周期。此外,“80后”的人数占比并不大。在许多基金业内人士看来,目前基金行业的主力投资大军依旧是“60后”和“70后”,距离“80后”成为这个舞台的主力,还为时尚早。
多人开管第二只基金
数据显示,截至9月21日,整个基金行业内共有14位“80后”基金经理,他们分布在11家基金公司内,共计管理17只基金。
其中,邹昱、皮敏、齐东超等人已经开始管理第二只基金,成为“双基金经理”中的一员。
而从地域上来看,这11家基金公司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地,其中北京地区起用“80后”作基金经理的公司数量最少,只有东方基金一家,上海地区最多,达到5家。
“80后”基金经理也已从公募资产管理的各个领域中开始崭露头角。从他们管理的基金分类来看,他们管理的基金涉及了目前基金市场中除QDII和保本型基金以外的其他所有种类。
上一篇:“80后”基金经理合谋制造业
下一篇:广发银行启动50亿元次级债发行
投资亮点 1.多品牌经营扩张市场空间:低端子品牌名气已运作,2010年已发展700多家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