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案例中解码幸福企业
近几年,幸福企业一直是个热门话题,尤其是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主席卢俊卿的《幸福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一书出版之后,更是将幸福企业的话题再度炒热。究竟什么样的企业才是幸福企业?我们到底该如何来评价一个企业呢?营业额,上缴利税,公益捐助,还是员工的满意度?
带着这样的思考,让我们一起走进企业,走近一线员工,用案例来阐述幸福企业理论。
案例一 为员工排忧解难的企业才是幸福企业
从企业诞生以来,很多人坚持认为,企业就是以营利为目标的,一切都是围着钱转的。然而企业并不是用钱堆砌而成的,而是由人组成的。如果企业中的员工经常被各种事情困扰着,相信他们都会无心工作,企业也就不能长久的发展。
据《重庆晨报》报道,大年初六,重庆迎来了春节后第一波求职高峰,5场招聘会共有2187家企业提供了约5万个岗位,吸引了约4.5万人次求职者。
会上,很多企业承诺让员工带薪旅游、培训,还有企业打出了"补贴小孩上学费用"的旗号。一家培训公司展台前,一台大电视正开足了音量,画面中正展示着一间间环境优美的员工宿舍,还有员工聚会和员工培训的场面。
为了吸引新生力量,一家科普开发有限公司推出了补贴员工小孩学费的优惠:小学300元/年,中学500元/年,大学1000元/年。
一家机械制造公司不仅提高月薪300元,为员工提供夫妻空调宿舍,还承诺帮农民工子女联系就读学校。
"不单从员工本身考虑,还要考虑到员工的家人。"一家房地产公司的人事经理说,"我们这次增加了一项新福利,每月发给员工父母350元。"
招聘会上,不管是视频展播,还是邀请主持人宣讲,招聘方都使出浑身解数,吸引求职者的目光。
接受采访的应聘者纷纷表示,这样温情的政策很有吸引力。许多人表示,这几年在家门口与沿海就业相比,待遇差不多,现在又没有了后顾之忧,也就没必要再跑那么远去打工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金钱万能观念高速地膨胀。企业走的太远,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真正的幸福企业首先应以员工为本,不但要关心员工,还要学会关心他们的家庭和亲人,想方设法替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员工放心工作,安心工作,全身心的投入企业生产。就像卢俊卿提出的,幸福企业的精髓应该是"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案例二 为员工创造幸福的企业才是幸福企业
员工为了自己的幸福才会选择这个企业或这份工作的,而绝不是为了替老板做贡献。卢俊卿在《幸福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中,大力倡导企业要为员工谋幸福。这点我非常的认同。
最近,我在榆林新闻网看了一则新闻,说的是神东集团培养幸福矿工的事。在陕北拥有17个现代化煤矿的神东矿区,这几年出现了员工高高兴兴上班去,许多大学生争先当矿工的局面。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来,2008年,神华集团董事长张喜武在神东煤炭集团公司矿井指导工作时提出:"要让神东的采煤工人成为全国同行业最幸福的人"。
2009年4月,神东与清华大学合作,率先启动了全国首个"企业幸福矿工工程"。他们组织专家研讨论证,研究出属于自己的矿工的幸福指标体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建立安全、尊重、社会、发展四个层面,涉及员工薪酬福利、劳动保护、后勤服务、管理方式、工作安排、自我与家庭、家属问题、培训发展、工作成就9个因素的30个指标。
在劳动保护装备上,严格执行企业劳保制度,保证劳保用品质量。建立安全监测、监控及集中控制系统,使监测监控信息化系统发挥有效的保障作用。
在生产作业环境上,认真落实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实施规划,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矿井各项安全防护措施,改善作业环境,最大限度减轻环境中煤尘、水、火、瓦斯、噪音等隐患的影响。
如今,走进大柳塔矿井,所有的巷道宽阔、平整,巷顶和巷壁都由混凝土处理过,一排牌板上有危险源管理规范、工作面平面图、上岗人员登记等内容。往里走,世界上最高的7米大采高工作面出现在眼前,液压支架如一只只手臂,强劲地支撑起顶板,世界最大功率的采煤机齿噬着煤层。在这样的矿井里,谁都会感到安全、踏实。
为了让2.5万多名矿工在神东的大家庭中体会幸福,2011年,公司不仅将劳务费薪酬结算标准平均提高20%,还大幅度提高了劳务工的转正比例。
为了妥善解决员工子女就业难题,组织了矿区开建以来最大规模员工子女考试选拔工作,使1362名待业子女就业,同时以劳务工形式安置了689名员工子女。一项项措施的落实,让神东人在幸福、和谐的道路上越走越舒畅。
一位在老矿工来到神东后,看到餐桌上的牛奶、咖啡、水果、米饭、炒菜,情不自禁地感叹:"神东真是千千万万中国矿工的乐土啊!"
聪明的企业一定会奉行员工至上,一切工作以员工的幸福指数为核心,千方百计改善员工生产条件,保障员工生产安全,提高员工健康水平,改善员工生活条件,解决员工生活困难,与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企业幸福矿工工程项目的研究和推进,不仅让神东人切实感受了幸福,理解了幸福,创造了幸福,还为全国企业提供了先例。如果能满足股东、管理者和普通员工三者共同不断增长的幸福需求,企业就是一家幸福企业。如果说这个企业知识股东、管理者很幸福,但员工不幸福,这样的企业是不能持久的。
案例三 赢得员工爱戴的企业才是幸福企业
2012年1月29日,中山网新闻频道报道了板芙镇的中山益达服装普通员工黄全波的事。
黄全波大年初七就从重庆赶回了中山,和众多工友一样,准时于大年初八返厂上班。"每年我都准时回来,在这里,我都已经习惯了,这里就跟家一样的熟悉和温暖。"黄全波称之为"有家的温暖"的工厂,就是广东省中山市益达服装有限公司。年后开工,不少企业都在为招工犯愁,益达公司却如往年一样淡定--这家企业春节后员工返工率超过95.5%,大年初八各车间正常上班。
益达不惧招工难,原因何在?
首先是尊重员工,让员工与企业同进步。
益达是香港晶苑集团属下独资企业,一直走"技改研发、绿色生产、自主品牌"之路,以其强大的科研实力和生产力,成为中国最具规模的牛仔服装出口企业之一,2011年产值高达6亿元,增长10%。
企业发展,员工获益。在益达,普通车位工月薪有3000元,熟手高达5000-6000元,人平均工资每年按10%-15%幅度增加。
黄全波1995年出来打工,如今已经是16年过去了,在多家企业干过,他认为,无论工作,还是员工福利,益达算是他最满意的一个厂了。去年服装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严重,但黄全波却因工作出色,拿到了他来广东以来最高的工资。公司厂报还特意给他冠名为效率达人并做了一个专访。
益达在引进新技术、新设备的同时,非常注重员工的业务技能的提升,经常性举办各类培训班,免费培训员工,并与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签订产学研合作,让员工们与企业共同进步。
2008年,益达员工张伟玲被查出重病,公司定期派人到医院探访,开导她、帮助她。两次发动员工捐款,为张伟玲筹得治疗费近4.5万元。渐渐地,她的病情有了转机,并完全康复。张伟玲感动地说:"爱,可以改变一切,是公司员工的爱给了我坚强的信心!"
为给予员工更多的医疗保障,益达公司在2010年5月决定成立爱心基金,目前公司已经有近200名员工受惠。企业以人为本,尊重员工,重视员工感受,把员工看做生活在同一个社区的朋友、亲人,员工视益达是工作的地方、生活的地方,也是进步的地方,从而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员工与企业的和谐共生,虽然员工多达3000多人,但近年来流失率却一直在5%以内,在全市乃至全省同行中都处于低位。
益达的经验告诉我们,现代企业间的竞争,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健康、幸福、高效的员工才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幸福企业一定会用工作培养人,用感情留人,牢牢守住这笔巨额财富,紧抓机遇,做大做强。
幸福不在过去,不在未来,而在当下。幸福企业就是能够满足员工不断增长的幸福需要的企业。它的精髓是"以人为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更专注于保障员工及其家庭的幸福生活,为人类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出贡献。总而言之,能够满足幸福需要的企业才是真真正正的幸福企业。
幸福不是给员工画饼充饥,也不是让他们望梅止渴,更不是企业领导者口中的空话套话,而是要让员工们在工作中,在和领导者的交流互动中,在个人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当中真真正正获得。(作者:刘金金)
上一篇:通过“虎妈、狼爸、鹰父”看教育
更多"从案例中解码幸福企业"...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老板电器(002508)
投资亮点 1.多品牌经营扩张市场空间:低端子品牌名气已运作,2010年已发展700多家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