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坛抑或圣坛:中国慈善,路在哪里
——关于“卢美美”事件的思考
2011年,无疑是中国慈善事业的多事之秋,从各类所谓“诈捐门”的疑云重重到陈光标高调行善及慈善落榜的议论纷纷,从“郭美美”事件中的穷追猛打到所谓“卢美美”事件中的集体狂欢……这些具有广泛影响面的事件,需要引发我们更为深入的思考,思考中国的慈善事业究竟该走向哪里?
中国慈善,到底路在哪里?日前,原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给了他的一个回答,“别把中国慈善做成祭坛,而要做成圣坛”。那么,我们就从王院长的这个论断讨论开去——
祭坛,让人对慈善望而却步
著名慈善家丛飞先生曾说过一句话,“不要让慈善变成祭坛,谁上来都下不去。”所谓祭坛,就是牺牲祭品以祭祀神灵的场所。丛飞之痛,绝非孤例。在中国任何一个做慈善的人,都会被人们用放大镜去检视、去挑剔,不允许他有半点人性、半点瑕疵。曹德旺如是、陈光标如是、卢俊卿亦如是。我们就以卢氏父女及其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为例,看看做成祭坛的慈善,如何祭祀、如何牺牲——
祭坛之上,任何人做慈善都会被质疑动机。中国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但不知从何时期,“诛心之论”就成为了中国人常常会犯的毛病。一个人行善事、做公益,就往往会被猜测有什么可告人的目的。轻则认为其沽名钓誉、好出风头;重则怀疑他利欲熏心、假慈伪善。卢星宇分享做慈善的经历,就被认定为好大喜功、图慕虚荣;卢俊卿通过多种平台去做公益,就被质疑是慈善包装,利益先行。尚不论做慈善可不可以图名声,也不论做公益能不能有利益,单就这种怀疑就很不合适,甚至让人害怕。这样对动机的怀疑一来不符合逻辑,再来夹杂着明确道德批判的质疑将大大挫伤人们行善的积极性。不做慈善就会被道德谴责,而做了慈善却会被质疑动机,让人无所适从。
祭坛之上,任何一点瑕疵都会被无限地放大。做慈善,一旦上了祭坛,就会被当成“公众人物”,就会受到所有人放大镜下的关注、显微镜下的检视。而一旦遇上点瑕疵,无论是做慈善过程中的不尽如人意,还是与慈善本身毫无关系的事情,都会被当成万恶来批判、抨击。卢氏父女及其世界杰出华商协会做慈善,或许募资方式上还不太为人理解、管理运行上还不够科学规范,甚至有些根本就称不上是瑕疵的东西(如去非洲做希望工程),都会被人们抓住不放,穷追猛打,乃至挖出卢俊卿的出身、发家史等等与其做慈善毫无关系的事情,进行道德批判。要知道没有人是绝对完美的,也没有事可以做得毫无瑕疵,如果抓到一点点瑕疵,就“上纲上线、批倒批臭”,这是文革的遗风。若慈善成为祭坛,无疑会加剧人们“树大招风”、“人怕出名猪怕壮”的疑虑和恐惧。
祭坛之上,任何被架上去的慈善家都注定无法走下来。若是将慈善当做祭坛,上去了岂容再下来?这些年,我们常常可以发现,陷入经济困境的慈善家仍不得不在慈善的祭坛上苦苦支撑,缺乏资金的的公益组织难以找到走下祭坛的台阶。即便他们看到了钱,也不敢轻易伸手,因为众人都认为,慈善是慈善,赚钱是赚钱,两者水火不容。坚持苦撑还是面对现实?很多都迫不得已选择了后者。而卢俊卿及其世界杰出华商协会选择以赚钱养活慈善,便陷入了舆论剿杀的漩涡。若慈善是祭坛,进去了就出不来,要么过程中就深败名裂,要么苦撑着等待死亡,结果只有一个,即牺牲。
慈善做成祭坛,则做慈善的人必将成为祭祀的祭品,概无例外。这样,所有人都会对慈善望而生畏、望而却步,最后的祭品无疑将是慈善本身。
圣坛,是最终的归宿么?
王振耀院长说要把中国的慈善做成圣坛,他所要表达的意思我们能够理解也表示认同,但“圣坛”一词的使用是否恰当,值得商榷。我们需要追问,“圣坛”,是否为中国慈善的最终归宿?
无论是圣坛、还是称作神坛,其实就是祭祀天地神灵的地方。正如英文中“altar”可被译作“圣坛”、“祭坛”所表明的那样,圣坛和祭坛实际上是一回事。或许二者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圣坛强调的是其神圣、纯洁的特点,而祭坛强调的是祭祀、牺牲的过程。
也许,把慈善做成祭坛还是圣坛的区别在于,祭坛中行善之人是被当做祭祀用的祭品,而圣坛中行善之人是被当作膜拜用的神像。
那么,将慈善作为圣坛终将面临与作为祭坛一样的局面:其一,岂是什么人都可以上圣坛?想上圣坛我们就得先质疑一下你的动机。其二,岂能容许圣坛上供我们膜拜的神像有半点瑕疵?想成为神像,你得完美无瑕;成了神像,你的品行、成长经历、行善过程都会被无限放大,不容半点不净。其三,岂会让圣坛上的神像再下来?崇拜会将偶像永远牢牢地钉在圣坛上。
中国现在的慈善事业恰恰是被做成了圣坛:我们不能允许曹德旺、陈光标的高调;我们无法包容卢星宇、卢俊卿的不完美;我们强烈要求包括丛飞在内的慈善偶像行善至终、不能下来。盛名之下,不堪重压。做成圣坛的中国慈善形成了这种抑制慈善的模式:捐多了,说你作秀;捐少了,说你铁公鸡;承诺的捐款到位推迟,说你是“诈捐”。最后似乎不捐才永远占据着道德制高点。
如鲁迅所说,“道德吃人”。道德的洁癖下往往是虚伪和暴力,是不道德。如果把慈善做成圣坛,就必然要求严苛的道德标准,容不得半点人性;如果做慈善的人成为圣坛上的神像,就只能是不食人间烟火,最终必将面临牺牲。祭坛,抑或圣坛,最终将会殊途同归。
所以我们说,圣坛,也不是我们中国慈善的最终归宿。
慈善,仅仅是一件值得提倡的普通事
其实,慈善只是一件值得提倡的普通事。没有祭坛的祭品牺牲,也无需圣坛的完美无瑕。它欢迎所有人的参与,也容纳所有参与者的个性。它要的不是对偶像的崇拜,而是对人性的尊重;不是对完美的苛求,而是对不足的包容。因此,我们需要以这样的方式去做慈善,去做好慈善这件值得提倡的普通事——
以善促善。宽容应是现代慈善的主流心态。做慈善总比不做好,只要没有违法犯罪,社会公众对其应给予宽容和鼓励。鼓励有缺点的人做慈善,欣赏其优点、宽容其不足;包容慈善中正常的进入和退出;肯定为维系善而作的努力,包括商业的模式……让慈善变得有血有肉有人性。用善去对待善,心灵将会净化,善就会更为彰显。
以制度保障善。以法律制度保障慈善是现代慈善的重要特征。道德压迫下的慈善不是真正的慈善。用我们的智慧去规划和部署,通过良好的制度设计保障参与慈善的积极性,引导慈善走向规范、合理才是真正的现代慈善。
明白这些,或许我们就不会如此苛求卢氏父女,就不会对世界杰出华商协会有如此多的误解、质疑和无端的攻击。
回归正常的心态,将慈善作为值得提倡的普通事,让2011年成为中国进入现代慈善的元年。
关键词:卢美美,中非希望工程,世界杰出华商协会
新闻素材来源:中国新闻采编网
上一篇:卢俊卿十大冤辨析之十一
更多"祭坛抑或圣坛:中国慈善,路在哪里"...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老板电器(002508)
投资亮点 1.多品牌经营扩张市场空间:低端子品牌名气已运作,2010年已发展700多家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