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告别“小农经济”抱团应对产销难题
新华08网成都11月1日电(记者林晖 黄毅)和中国9亿农民中的大多数一样,陕西省大荔县农民周忠朝一直以来以种地为生,在口粮田之外种些红萝卜、辣椒、洋葱等蔬菜贴补家用。自从2007年创建蔬菜专业合作社后,他发现种菜、卖菜越来越有“奔头”了。
“组织合作社前,一斤辣椒只能卖10元,现在统一品种、统一管理,质量和口碑都上去了,一斤能卖到20元。”周忠朝说,目前加入合作社的社员种植蔬菜,每亩能赚7000至8000元。
周忠朝的经历是近年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在10月30日至11月1日成都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周忠朝和300多家合作社的代表一起,向与会代表展示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组织形式、生产经营、销售流通领域的探索与实验。
长久以来,中国农业生产呈现“小农经济”特征,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组织生产,规模小、能力弱、标准化程度低。在庞大而多变的市场面前,农民总是最脆弱、最易受冲击的群体。
去年中国农产品市场“蒜你狠”“姜你军”的暴涨场景仍在眼前,近期多宗农产品价格却纷纷走低,部分产品甚至出现“暴跌”局面。
在全国生姜主要产区山东安丘,去年每公斤9元左右的生姜跌至0.8元;在内蒙古,土豆从去年同期的每吨1000元跌至350元;在广西,9月份以来香蕉、红提葡萄、荔枝等农产品纷纷遭遇销售难。
“这些滞销从根本上来讲,还是千家万户分散小农生产,对市场信息把握不准,盲目跟风。”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副站长赵铁桥认为。
业内专家指出,由于对市场信息反应不灵敏,大量农民仅仅从上年度农产品的价格出发安排本年度种植计划,常常导致特定农产品集中大量上市,不仅带来销售困难,价格也一路走低。
日渐增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避免盲目生产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根据市场信息统一组织种植,促进了规模化、标准化经营。同时,合作社统一提供农资、对成员进行内部监督管理,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我们合作社全是订单生产,统一供苗、统一管理、统一采摘,4万斤苹果还没上市,就已经被广州、南宁的水果采购商各订去两万斤。”参加农交会的河南省虞城县中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海香说。
在销售环节,合作社亦起到牵线搭桥、推介营销的重要作用。周忠朝告诉记者,有能力的社员组成了一支精干的统一销售队伍,再也不是一家一户“单干”了。而合作社通过组织“农超对接”“农校对接”等活动,拓展了销售渠道,有力推动了农产品销售。
接受采访的数位参展合作社理事长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生产环节能更多地依靠市场行情组织“订单生产”避免盲目投资,在流通环节组织“农超对接”“农校对接”等平台降低物流费用,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
最近出版的《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报告(2006——2010年)》披露,目前“全国入社农户的收入普遍比非成员同业农户高出20%以上”。
中国农民正以农民专业合作社这种“抱团”方式应对产销难题,奋力告别小农经济。来自农业部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44.6万户,实有成员3570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4.3%,相当于每7户农民中就有1户加入各类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弱者的联合,产业是弱势的农业,成员是贫困的农民,所在地是落后的农村,必须有相应政策扶持。”赵铁桥介绍说,目前农业部联合相关部门出台了合作社销售成员的产品视同农户自产自销、合作社向成员提供农资免征增值税、对合作社给予“先评级后授信再用信”解决贷款难等相关财税、金融政策支持。
人才问题也制约着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我们也想学电子商务,在网上动动手指卖蔬菜,但是晚上从地里回来后才有时间研究,只会些简单操作。”55岁的周忠朝说。
为解决人才匮乏难题,今年农业部门将在全国培训19万名合作社理事长,未来十年还要培养15000名合作社人才,同时大力支持农村青年和大学生村官参与领办、创办合作社。
“政府的扶持只是一种导向,合作社的发展不能完全躺在政府怀抱里吃财政。”赵铁桥表示,关键还是广大成员规范办社、民主管理,建立健全成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会”制度和分配制度,不断增强合作社的凝聚力。(完)
更多"中国农民告别“小农经济”抱团应对产销难题"...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老板电器(002508)
投资亮点 1.多品牌经营扩张市场空间:低端子品牌名气已运作,2010年已发展700多家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