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根据住建部最新公布的数据,1-7月,全国保障房开工率为72%(不含西藏),各地区新增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16万户。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使“住者有其居”,是政府的责任和目标。目标是确定的,但实现目标的路径不一定是唯一的,是“政府出资建设保障房”,还是“为低收入家庭发放住房补贴”,即“补砖头”还是“补人头”?值得思考和讨论。
目前,政府采取的主要办法是“补砖头”,但遇到的是资金和土地瓶颈。在各方压力下,完成预定开工率目标应该不成问题。以此推理,全部如期建成应该悬念不大。然而,令人忧虑的是,建设这些保障房所要付出的代价,例如,保障房建设融资平台如何还本付息?
既然“补转头”遇到难题,“补人头”是否可行?在政策未明朗之前,可以先来做一些分析。
政府之所以大力建设保障房,是因为市场无法提供低收入者负担得起的“廉租房”,那么,如果“补人头”,低收入者是否就能负担得了市场所提供的普通租房价格呢?
通俗理解,在城镇化加速的背景下,住房市场供不应求的趋势将长期存在。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若补贴需求方,需求方的支付能力增强的同时,供给方必然要涨价。
与“补砖头”相比,“补人头”是在刺激需求,“原来只能住30㎡的房子,经过补贴后,现在想住40㎡的房子”。在房地产市场原本就供不应求背景下,这将会激化矛盾。
在极端情况下,例如市场完全垄断,只有一个供给方,对需求方补贴的幅度就是供给方涨价的幅度,这时,需求方的住房条件将不会有任何改善。
在正常情况下,“补人头”确实能提高补贴对象的支付能力,然而,这将推高房租水平,使更多的人租不起房子。同时,房租上涨,也将推高房价,这对房地产泡沫将是“火上浇油”,而不是“釜底抽薪”。
实际上,“补人头”补贴的是低收入者的“住房支付能力”,“住房支付能力”并不一定变成真正的“住房”,这其中要经过市场机制的传导。市场参与方博弈的结果,可能会改变“保障低收入者”的初衷。因此,在供给不足的情况下,“补人头”不宜大规模推广。
而“补砖头”则是增加供给,增强政府对市场价格的调节能力。“补砖头”增加供给后,对高房价则是“釜底抽薪”,减弱房价上涨动能。
至于“补砖头”遇到的资金问题,本质上属于流动性问题,是期限结构的问题,而不是偿付能力的问题。只要保障房允许出售,资金压力立刻缓解。在一定意义上,保障房的资金问题,并不是“补砖头”这种方式本身造成的,而是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金融工具欠缺,金融制度落后导致的。
拿其他例子类比。猪肉价格涨,低收入者吃不起猪肉,政府该怎么办?若没有猪肉储备机制,政府的补贴只能是推高猪肉价格,还是有穷人消费不起猪肉。
由此看,猪肉储备可以保证市场不发生剧烈波动;在拥有猪肉储备的前提下,发放猪肉补贴,能保证既不伤害养殖户的利益,又可以使穷人吃得上猪肉。
住房补贴与之类似。“补砖头”可发挥总量调控的作用,“补人头”具有定点调节的功效。二者是互补,而不是替代关系。使用这两种工具应考虑先后顺序,打出“组合拳”。
合理的思路或许是,先“补砖头”,再“补人头”。先把房子建起来,房租按照市价提供,然后,对负担不起房租者,再补贴房租。
上一篇:姚景源:二三线城市限购刻不容缓
下一篇:房地产开发商面临重要价格调整窗口
投资亮点 1.多品牌经营扩张市场空间:低端子品牌名气已运作,2010年已发展700多家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