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经济发展快为何百姓幸福指数低?
《中国经济周刊》最近两年连续推出全国各省、区、市GDP含金量排名,经济快速发展的内蒙古均排在最后。内蒙古GDP增速连续八年第一,而GDP含金量连续两年倒数第一的现象尤为引人关注。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经济发展中心专家哈斯和毕力格通过调研分析认为,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为快速赶上先进地区和今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人民群众增收的步伐相对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城乡居民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需要引起重视。
——内蒙古GDP高增长的反思
内蒙古GDP三分之二靠投资拉动。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1655亿元,增长14.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972.1亿元,增长19.1%,固定资产投资占当年GDP比重达到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337亿元,增长19%。当年内蒙古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5.05%,拉动GDP增长11.18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5.16%,拉动GDP增长仅3.75个百分点。内蒙古2010年投资量占据了GDP总数的三分之二,但GDP所能见证的,只是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要从全局角度来判断经济增长,离不开对质量和效益的关注。
在三次产业中,内蒙古长期存在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的问题,对于能源和资源的过度依赖和消耗,成为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中的明显弊病。如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让经济增长速度与所付出的资金、能源、环境代价保持在一个科学而合理的范围内,使内蒙古的经济发展步入更加良性和健康的轨道,依然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长期考验。
目前,老百姓最直接的感受是GDP的增长明显快于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增长。主要问题在于内蒙古GDP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包括投入和产出的效果不同步,增长方式依靠投资拉动GDP增长。投资需要占用大量的资源,其结果是很多的投入才能生产出比较少的高质量产值。同时,这种投资大部分投向对居民收入提高直接效果不显著的大项目上,虽然带来了巨大的GDP增长,但减少了资源的可利用性,居民收入也没有明显增长。
——对幸福感指数的分析
根据《中国经济周刊》的计算方法,计算得出了内蒙古各盟、市2009、2010年单位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即单位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含金量榜单,并按照先后顺序予以排列,这大致可以看作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含金量或是居民收入的“幸福指数”。
2010年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含金量排名依次为:呼伦贝尔市、乌海市、兴安盟、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锡林郭勒盟、赤峰市、通辽市、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
以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含金量最高的呼伦贝尔市为例,城乡居民收入两年排在中间位置,人均GDP排位也靠后,但单位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却排在第一位,也就是说GDP含金量(幸福感指数)最高,可见他们的幸福感最强。
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兴安盟2010年GDP比上年增长14%,增速比全国高3.7个百分点,比全区低0.9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2.2亿元,比上年增长31.5%,增速比全国高7.7个百分点,比全区高12.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09.46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增速比全国高0.8个百分点,比全区高0.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全国、全区平均水平低7604元、6193元;比上年增长11.3%,增速与全国持平,比全区低0.4个百分点。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全国、全区平均水平低2207元、1818元;比上年增长9.2%,增速比全国低5.7个百分点,比全区低2.8个百分点。兴安盟虽然人均GDP、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排在最后,但经济发展速度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差距不大、比较协调,单位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占的较大,所以他们的幸福感指数较高。
数据还显示:GDP或人均GDP高的盟市,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含金量排名却并不靠前,很多还很靠后。2009年,GDP总量前5名的盟市是: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呼和浩特市、通辽市、赤峰市,其对应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含金量排名则为:第6位、第11位、第8位、第10位、第9位,值得注意的是,鄂尔多斯市GDP总量排位是第二,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含金量却排在11位。
呼、包、鄂经济区是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具有龙头带动作用,整体经济实力位居前列,但GDP含金量并不高。而GDP含金量排在前五位的呼伦贝尔市、乌海市、兴安盟、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经济发展速度并不是很快,GDP含金量却靠前,说明这几个地区民众的幸福指数较高。
GDP总量和人均GDP排在前位的鄂尔多斯市含金量为什么低?鄂尔多斯2010年生产总值达到2643亿元,五年累计创造地区生产总值849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5.2倍,年均增长23.4%;人均GDP由4600美元增加到20800美元。虽然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和农牧民收入总额在2009年分别排各盟市第三位和第五位,但群众增收的步伐却远远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老百姓明显感觉到了自己收入增长与GDP增长之间的脱节,感受到了两者之间的“落差”。
再用鄂尔多斯和香港作一个比较,鄂尔多斯在2009年的人均GDP是20800美元,而香港是30064美元,在当年GDP的增长率分别是23%和-2.8%。可以想象,不用5年鄂尔多斯的人均GDP会超过香港。但是,比较这两个地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2009年鄂尔多斯是1.7万元人民币,而香港是10.6万元人民币左右。这正是为什么居民虽感觉到GDP增长,却没有带来相应幸福感的原因。
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9137元增加到2010年的17698元,年均实际增长11.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989元增加到5530元,年均实际增长10%。虽然城乡居民收入逐年明显提高,但显然与同期GDP年均增长17.6%的增速差距很大。
——提高富民效应的建议
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富民效应较差,既有客观原因,如投资驱动型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重型化导致就业带动能力不强等;也有主观原因,如发展理念单纯强调GDP增长,为了招商引资而过度利益减让,忽视对国民收入分配的调节等。因此,提高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富民效应也应该系统化地设计政策体系,从促进就业、调节分配、全民创业、社保补偿等多方面寻求城乡居民增收途径。
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要以居民增收为依据。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要提升民众的生活水平,经济增长的成就也要靠民众生活的幸福指数来验证。因此建议内蒙古各盟市在今后的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等工作中注重考查项目对增加人民收入的重要作用,提高项目对民生事业的带动力。
GDP增长要以牺牲环境资源最小为目标。GDP人均收入含金量仅反映了居民收入一方面的内容,但另一方面,GDP牺牲的环境越小,对生态冲击越小,GDP人均收入含金量越高。因此GDP含金量不仅包含居民收入的增长,更包含生活环境的改善,自然环境的保护等内容,只有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一致才能真正提高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含金量。
经济发展要以就业同步增长为支撑。就业乃民生之本,需要根据各自盟市不同的特点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培育就业增长点,实现就业与GDP的同步增长。第三产业作为居民及社会提供服务的行业,居民消费需求动力不足已成为第三产业不能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拉动消费需求就需要提高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收入,因此逐步调整收入政策,较快地提高城乡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是缓解就业压力的着力点。
内蒙古各地要用长远的战略眼光,逐步改善依靠投资力度,热衷于追求GDP快速增长的现状,尽快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拼资源、追建设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尽早转变到依靠科技自主创新引领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轨道上来。
上一篇:全球央行掀起“购金热”
更多"内蒙古经济发展快为何百姓幸福指数低?"...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老板电器(002508)
投资亮点 1.多品牌经营扩张市场空间:低端子品牌名气已运作,2010年已发展700多家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