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又逢大学生毕业之际,从今年形势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有所缓解。
据各高校就业办老师反映,今年各用人单位明显扩大了招聘规模,并早于以往开展宣讲会和模拟招聘等活动。而中国最大的大学生求职门户hiall网站资料显示,今年企业招聘信息总量普遍比去年上涨了20%以上,薪金待遇也比往年有所提高。
不过,今年形势好转并不代表“十二五”期间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会逐渐缓和,相反,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将更加凸显。
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教授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每年将有约2500万-2600万左右的劳动力要找工作,比“十一五”期间新增100-200万,其中,大学生约为800万。与此同时,“十二五”期间每年新增就业岗位仅1000万左右,这意味着每年岗位缺口在1500万-1600万左右,“十二五”期间我国面临的就业总量压力将明显超过“十一五”时期。
结构性的矛盾则体现“招工难”与“就业难”将长期存在;创新型人才极度匮乏,同时大学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农村地区缺医少药,而临床医学毕业生大量失业。究其根本,在于人才供需不匹配。
那么,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是否能有效缓和这种压力和矛盾呢?
从2009年与2011年政府出台的政策来看,促进大学生就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途径:去中小企业、参加就业见习和技能培训、下基层、自主创业。
这其中,鼓励去中小企业就业是主要方向。中小企业一向是吸纳劳动力的主力军,尤其是近15年来,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就业岗位每年减少了约200-300万,而中小企业的岗位却至少每年新增200万左右,成为当之无愧的“人才蓄水池”。
相应的,参加就业见习也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是不可或缺的措施;而下基层则是为弥补多年来基层发展中人才投入严重不足所欠下的账,不失为使国家、基层、大学生多赢的举措;鼓励自主创业不仅可获得一人创业解决多人就业的联动效应,也有助于发展微型、中小企业,增强经济活力。
这些措施固然能一定程度上促进大学生就业,但细分析,具体的落实政策却并未触及根本,可能无法立竿见影地解决“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且目前还并未形成引导、鼓励大学生去民企、下基层以及自主创业的长效机制。而这两大方面,才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所在。
要解决这种结构性矛盾,加强职业教育不失为有效方法,也就是说要将目前的参加就业见习和技能培训作为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较为可行的方法是一方面鼓励一流大学培养研究型、创新型精英人才,培育国家科技的领军队伍;另一方面,鼓励其他层次的大学在培养大学生独立自主思维方式的同时,教给他们更多的职业技能,培养更多的高端技术型人才,使之与市场需求相匹配,从而一定程度上缓和“用工荒”与就业难的矛盾。当然,这背后将涉及中国大学教育重新定位、教育体制重新梳理、教育管理机构职能重塑、教育理念更新等系列问题。
而打破人才流动堡垒,让人才能够充分流动或许应当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纲”,尤其是需要破除人才顺利向上流动的壁垒,这是构建引导、鼓励大学生去民企、下基层以及自主创业长效机制的关键。
我们可以看到,一线城市与中西部基层在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各方面的差异,如同一道屏障,使大学生宁愿当“漂”一族也要留在屏障保护区内,因为他们一旦选择去二、三线城市,选择去基层,可能很难有再次回来的机会。
而垄断行业的高收入、高福利、高进入门槛也如一道屏障将行业内人才圈住,行业外的人很难进入该行业,行业成了收入分配的标尺。
同样的,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是体制内的人,他们可以选择留在体制内或离开,但体制外的民企人才等则很难有机会进入体制内。
因此,破除这些壁垒,构建人才在城市与农村、体制内与体制外、各行业之间自由流动的机制,去基层的人们能凭借在基层的实干成果顺利回到一线城市,体制内外的人才能够顺畅流动、行业差距显著缩小,届时,大学生就业将不再难。
上一篇:崔新生:金融危机对冲 美国如何对中国下手
下一篇:6月份CPI创新高无悬念 下半年回落物价可控
投资亮点 1.多品牌经营扩张市场空间:低端子品牌名气已运作,2010年已发展700多家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