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5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5%,创下34个月以来的新高。5月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旱、涝”灾害推升了菜价的上涨,猪肉价格更是领涨各类食品。八大类商品全面上涨,将CPI推向新高。CPI的上涨主要还是由于货币因素的影响,而宏观调控在收紧货币的同时,也要注意短期因素对于通胀预期的影响,特别要防止利用灾害进行炒作,推升通胀预期。
数据显示,自今年3月份以来,CPI的八大类构成就已经开始全面上涨。5月份数据中,涨幅最大的依然是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7%。而这其中,很大程度是受到猪肉价格以及蔬菜价格的影响。
尽管5月CPI创出5.5%的本周期新高,但此前业界预期的物价“峰顶”可能还未出现,受“猪周期”、PPI居高不下等影响,短期内中国仍面临较强的物价冲顶压力。
上海市物价局成本调查队每周提供的数据显示,生猪平均出场价格从5月初持平,到中旬每周上涨2%,到了下旬环比涨幅升至4%。5月30日至6月3日期间,生猪平均出厂价格为18.05元/公斤,而2010年同期这一价格只在10.26元/公斤,一年的时间,生猪出场价格同比上涨超过75%。在饲料成本高企、劳动力价格上涨、当前存栏量不足、部分养猪户受疫情打击补栏积极性不高等因素支撑下,近期猪肉价格仍将高位运行。在“猪周期”规律的影响下,今年或将迎来猪肉价格新的“波峰”。
业内人士认为,猪肉价格高位运行还将推动未来一段时间内CPI持续走高。
另一方面,居高不下的PPI也意味着,未来向终端传递的物价上行压力仍较大。数据显示,5月份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6.8%,与上月持平,环比上涨0.3%。
国泰君安宏观数量主管姜超认为,虽然5月份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但是在人力成本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PPI继续保持高位,这也对下游商品价格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中国的各种要素价格,如能源、电力等均面临长期上涨的压力,并推动物价维持在高位。
“这些都将导致年内通胀形势可能没有原来预计的乐观,原本普遍预计在年中可能达到高点的CPI,可能会推迟达到高点的时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元春说。
刘元春认为,货币因素是导致通胀的源头,因此从去年以来对于货币供应的调控应当继续。“但是货币调控有其滞后性,我们不能指望宏观调控对于通胀的影响立竿见影、一蹴而就。”
中国人民银行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 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5516亿元,同比少增1005亿元。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5.1%,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和5.9个百分点。流动性的紧缩已经在金融市场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也会逐渐传导到实体经济中。
中国粮食协会副会长宋廷明则认为,控制物价不是“打吊针”,今天下药明天就能退烧,抑制通胀需要长效机制。“目前管理层收紧银根、控制流动性的措施是必要的,但与此同时,也要注意松紧有度,如果企业流动资金紧缺、筹资成本增加,反而增加生产成本,抑制市场供应。相关部门还是要考虑扶持企业发展,鼓励市场增加供应,鼓励居民消费,才能进入良性循环。”
从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或将长期面临着通胀压力。姜超认为,从全球范围看,本轮通胀在新兴市场具有普遍性,因而更可能是发达国家货币泛滥以及资源瓶颈约束对供需产生的双重影响。对于中国而言,如果政府采用收缩货币应对货币泛滥、加快经济转型以应对资源瓶颈,那么未来高通胀的局面将得到控制。
专家还提醒,防止借“灾”炒作,也是近一段时期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长江流域旱涝急转,虽然并没有对粮食价格产生直接影响,但是在资本市场中,已经出现了相关的题材炒作,这也反映了市场对于物价上涨的预期。
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宏观研究员胡新智认为,夏粮对全年粮食生产并不具有决定性影响。2010年夏粮占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比重分别仅为25%和22.5%,秋粮生产才是全年粮食生产的重中之重。此次长江流域灾情不会对我国粮食生产带来大幅波动,国内供求总体平衡,价格也有望趋稳,近期小麦、稻谷等部分农产品期货价格还在下行就是明证。(完)
上一篇:三大特色因素作怪 影响物价走高
下一篇:存准率再升0.5% 6-7月仍有加息可能
投资亮点 1.多品牌经营扩张市场空间:低端子品牌名气已运作,2010年已发展700多家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