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首页
编者按:欧债危机解决前途未卜,美国经济形势难言明朗,此背景下,中国经济能否平稳着陆转型,更受各方高度关注。中国网财经中心即日起推出“财经政策观察”系列文章,通过梳理近期中央领导人动态与讲话,为您提供审视年底前经济政策走向的新视角。
中国网11月6日讯 (记者 蓝宇) 今年以来,中国的货币政策成功压制住了“通胀猛虎”。虽然出现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总体经济呈现出平稳运行的态势。
海外媒体分析称,今年最后两月乃至明年,中国货币政策方向料将仍“稳字当头”,操作层面则适度微调,从“偏紧”回归真正的“稳健”。
实体经济流动性趋紧 政策微调有必要
本轮紧缩政策始于2010年4月,为应对楼价增速过快的局面,决策层推出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打压高楼价;当年10月,由于通胀节节攀升,决策层选择加息,退出了金融危机时采取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而今年以来货币政策提出稳健基调,但实质略为“从紧”。
央行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速已经下降至13%,已经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水平,新增贷款4700亿元,是自2010年1月份以来21个月的最低水平。三季度新增社会融资总额也大幅下跌,从二季度的3.6万亿元下降至2万亿元,季环比下降43%。
自2010年开始的这一轮紧缩政策,中国央行先后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21.5%的历史高位,并严控信贷总额。此举虽然在收紧流动性上效果明显,但从另一侧面加剧了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困境,推高了民间借贷利率,部分已开工项目也受资金短缺的影响而停工。经济学家认为,国内实体经济流动性趋于紧张,政策微调确有必要。
货币政策回归稳健 转向宽松为时尚早
多位经济学家在接受港媒采访时纷纷表示,在当前经济形势背景下,中国宏观调控应“稳字当头”、“静观其变”、“随机而动”。
香港文汇报近日亦刊载文章分析称,中央当前在宏观调控政策上传出微调信号,主要是纠正前期政策中过度紧张的部分,但转向宽松基调,为时尚早。
经济学家建议,在现有货币政策上进行微调,不是要大量供应货币,而应重点调整资金供给结构,降低政府的资金需求,推进利率市场化。(完)
上一篇:楼市调控关键期 省长轮番进京
下一篇:温家宝:房价开始松动 调控决不可有丝毫动摇
投资亮点 1.多品牌经营扩张市场空间:低端子品牌名气已运作,2010年已发展700多家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