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探索村企合作共赢 仍需合力共促
记者调研了解到,江苏省在构建共赢机制、完善配套政策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村企合作已进入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合作内容不断丰富、合作水平不断提高的新阶段,成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形式。与此同时,在政府、企业、行政村三个层面均存在影响村企合作长效化的诸多因素,村企合作进一步走向互惠共赢、长效持续的良性发展轨道仍需多方突破。
--村企联动共建共赢 “三农”发展增添活力
“真没想到,村企共建带来的好处有这么多。”泰州靖江市生祠镇东进村支部书记张金荣说,经过3年多的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从不足5万元激增至30万元。2006年,这个曾因交通不便等原因一度落后的村庄仅有5家小企业,随着靖江市对生祠镇生态农业发展方向的确定,村支部将发展重点调整为花卉苗木业。考虑到苗木产业投资时限较长,村里决定“放水养鱼”,与入驻企业约定,投资前5年不收取费用,但必须支持公共事业发展,等到企业获得收益后,需缴纳10%左右的分红。
如今,东进村吸引工业企业建起了14个苗木景观园,村容村貌发生巨变。在东进村投资东华景观园的靖江东华测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企业投资苗木产业,一方面可调整自身发展结构,减少企业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可展示企业实力,把苗木景观园作为客户的参观点,可谓一举多得。
类似的村企之间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态势,已在江苏各地形成风气。“目前,江苏在县域范围内超过60%的企业都参与了各种形式的帮扶合作,有些地方已经实现所有企业都与村镇建立了合作关系。”江苏省农工办副主任诸纪录表示,村企合作已经进入了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合作内容不断丰富、合作水平不断提高的新阶段。
泰兴市姚王镇华鹏美雅特公司投入2000万元,与桑木村联合成立新农村建设基金会,该基金会下设的园林绿化工程公司等已为当地流转出土地610亩,吸纳富余劳动力300余人。桑木村也通过合股、租用、转让等形式与企业进行合作,积极协助共建企业进一步挖掘潜力。泰兴市珊瑚镇二河新村与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合作,帮助合作企业伊麦面粉公司新认定国家级绿色食品6个,争创省级品牌农产品2个,为企业发展增强了后劲。
--政策配套推动对接 长效管理避免短视
“我们不是单纯由工商企业出钱的救火式、救济式支持新农村建设,而是逐步形成了产业带动、合作开发、招商引资、资金帮扶、经济顾问、公益捐助、解决就业、文明共建等八种共建类型,实现了村企双赢。”常州武进区雪堰镇雪东村党支书管立新说,原来村民们都愿意搬到城里去居住,但得益于村企合作的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村里已形成“工作在城、居住在农”的新现象。
记者了解到,武进区于2008年3月启动“千企联百村、共建新农村”活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到2010年底,投入共建基金达2.6亿元,已有200多个村达到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卫生洁化、河塘净化、环境美化和有公共服务中心、长效管理机制、乡村文化的“五化三有”建设标准。
政策配套是取得这些成绩的重要因素,武进区研究制订了一套能够调动村企双方积极性的激励政策。一方面帮助结对村企解决各种问题,如帮扶资金税前列支,统一纳入区级光彩事业,同时在企业用地、用水、用电、税收等方面采取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强化资金管理,专门出台了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强化对资助资金的专项管理,并对资助金额较大的项目实行专人跟踪管理、掌握进度、解决难题,加快项目实施。
包括武进在内,江苏多地还注重从增强村级经济造血功能出发,丰富共建内容。苏州吴江市桃源镇青云建筑公司与新蕾村结对共建后,公司拿出专项资金为结对村建造服务用房,帮助开设医疗服务站、商品服务店等,增加村级固定收入来源。结对村也为企业有效解决扩展征地难、劳动用工难等问题,帮助改善企业用水、用电、交通运输环境。一年多时间,结对村为企业共输送劳动力3万多人,协助企业征地200多亩,协调解决企业与村民间的矛盾纠纷150多起。
在无锡锡山区,除了注重规范资金管理外,还克服“重建轻管”思想、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做法之一是按照政府搭台、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模式,对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村庄,由结对村企组建或聘请专业化的保洁、养护公司,实现村容村貌管理企业化运作。
--村、企、政策均存在不足 合作长效化仍需多方突破
“企业积极性不高、村企利益联结不紧密、群众参与意识不强、政府政策难落实等等,是村企合作普遍存在的问题。”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院金高峰认为,企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这两个市场主体,在追求利益最大化问题上存在一定差异。目前,在政府、企业、行政村的层面上,均存在影响“村企共建”长效化的因素。
企业层面的因素主要表现为利益期盼过高,共建目标不明;民营企业自身发展仍显稚嫩;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不够紧密。金高峰表示,企业容易在农业市场化合作、解决土地资源瓶颈、税费等政策优惠方面寄予过高期盼,且不能完全排除借“农”作秀、甚至套取财政资金、国债项目、金融信贷、立项审批等多方面优惠政策的可能性。同时,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方式往往缺乏约束力,“订单农业”中订单合同不够规范、履约率不高,多数龙头企业与农户间还没有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运行机制。
政府层面则面临相关政策服务有待完善、优惠扶持政策难以兑现的问题。金高峰认为,不少地方政府对于税收、信贷、土地等相关政策没有具体规定,民营企业招收农民、培训农民的扶持政策也不是很明确。政府涉农部门、相关行业组织都没有形成系统的合作项目库,一些民营企业少、比较边远的村庄也容易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而在行政村层面,存在农民主体意识淡薄、农村发展基础落后、农民文化教育水品跟不上等问题,容易影响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效益。
“在江苏,先进的生物农业、信息农业展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企业来说也越来越具有吸引力。”诸纪录认为,还需要加强宣传,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推动二三产业与第一产业的结合。在由单方面扶持援助转变为建立优势互补、利益共享机制的同时,政府需要进一步落实有关激励政策,调动企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农村本身也注重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改善农村发展环境、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等方面,积极达成村企合作共赢。
更多"江苏探索村企合作共赢 仍需合力共促"...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老板电器(002508)
投资亮点 1.多品牌经营扩张市场空间:低端子品牌名气已运作,2010年已发展700多家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