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收效显著 多个区域增长极形成
央广网北京5月28日消息 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主题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闻发布会,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朴民、副秘书长范恒山介绍近年来国家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和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并回答记者提问。
范恒山介绍,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区域发展差距明显扩大的趋势,中央作出了把缩小地区差距作为一条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的重大决策。所以,在原来提出鼓励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基础上,陆续作出了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一系列战略,最终形成了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围绕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十一五”时期区域政策制定实施力度明显加强,而这些政策的制定和颁发更多是通过一系列的区域规划和政策性文件来实现的。那么,在区域政策和其他政策的配合下,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的协调发展,也提升了国家经济的整体活力。回顾这些年来的过程,区域政策产生的明显效果可以归纳为几条:
第一,促进了我国增长格局的重大转变。刚才提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有一个基本情况,就是区域差距在扩大,其中东部增长很快,中西部增长相对缓慢。经过这些年区域政策的强力实施,我们有效地改变了上述增长格局。从2007年起,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首次超过东部,从2008年起一直到去年,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增长速度全面超过东部,扭转了长期以来区域增长“东快西慢”的格局,地区发展差异扩大的势头得到了初步抑制,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转变。
第二,推动形成了一批重要的区域增长极。在鼓励东部沿海率先发展的方针下,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引擎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在区域政策的强力实施下,又培育形成了一批新的增加极,这些增长极大部分出现在中西部,包括成渝地区、北部湾地区、关中天水地区等等,还有像中部的长株潭、武汉城市圈、皖江城市带,这些经济增长极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
第三,老、少、边、穷等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近年来,中央加大了对老、少、边、穷等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针对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专门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文件或指导意见,对11个集中连片的特殊困难地区专门制定了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此外还针对一些特别困难的地区制定了专门的指导意见,比如专门出台了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指导意见和相关规划,制定了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政策和规划。在这个过程中,还相应完善了对口帮扶机制,通过这些努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自我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第四,推动了生产力空间布局的不断优化。区域战略规划和区域政策的颁发实施打破了传统的行政区界限,使生产要素、重大产业、人口城镇等等都能够按照比较优势来进行科学配置,这样就使各个地区潜力得到了有效的调动和发挥,空间开发的格局更加合理,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抑制了区域发展无序的状态。
第五,区域合作和对外开放水平大幅度提高。近年来,我们出台的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基本上都是促进开放与合作的规划,中间有大量的内容对区域的开放合作提出了要求。我们还专门制定了一批进一步提升沿海沿边内陆合作开放水平的专门规划和文件,搭建了一批重要开放合作的试验区、示范区等平台,通过这些努力,有力地推进了区域间的开放合作,促进了区域间一体化程度的提高,也大大地提升了对外开放的水平,对形成更高水平的经济开放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这些年的努力,区域政策实施的效果非常明显,总体看来,凡是有国家战略、区域战略和政策指导的地方,经济增长的速度明显快于一般地区,经济发展的效果明显好于一般地区,经济合作的步伐明显快于一般地区,而这些区域民生改善的程度也明显好于一般地区。所以,区域的协调性明显增强。
央广网北京5月28日消息 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主题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闻发布会,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朴民、副秘书长范恒山介绍近年来国家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和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并回答记者提问。
范恒山介绍,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区域发展差距明显扩大的趋势,中央作出了把缩小地区差距作为一条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的重大决策。所以,在原来提出鼓励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基础上,陆续作出了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一系列战略,最终形成了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围绕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十一五”时期区域政策制定实施力度明显加强,而这些政策的制定和颁发更多是通过一系列的区域规划和政策性文件来实现的。那么,在区域政策和其他政策的配合下,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的协调发展,也提升了国家经济的整体活力。回顾这些年来的过程,区域政策产生的明显效果可以归纳为几条:
第一,促进了我国增长格局的重大转变。刚才提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有一个基本情况,就是区域差距在扩大,其中东部增长很快,中西部增长相对缓慢。经过这些年区域政策的强力实施,我们有效地改变了上述增长格局。从2007年起,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首次超过东部,从2008年起一直到去年,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增长速度全面超过东部,扭转了长期以来区域增长“东快西慢”的格局,地区发展差异扩大的势头得到了初步抑制,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转变。
第二,推动形成了一批重要的区域增长极。在鼓励东部沿海率先发展的方针下,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引擎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在区域政策的强力实施下,又培育形成了一批新的增加极,这些增长极大部分出现在中西部,包括成渝地区、北部湾地区、关中天水地区等等,还有像中部的长株潭、武汉城市圈、皖江城市带,这些经济增长极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
第三,老、少、边、穷等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近年来,中央加大了对老、少、边、穷等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针对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专门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文件或指导意见,对11个集中连片的特殊困难地区专门制定了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此外还针对一些特别困难的地区制定了专门的指导意见,比如专门出台了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指导意见和相关规划,制定了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政策和规划。在这个过程中,还相应完善了对口帮扶机制,通过这些努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自我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第四,推动了生产力空间布局的不断优化。区域战略规划和区域政策的颁发实施打破了传统的行政区界限,使生产要素、重大产业、人口城镇等等都能够按照比较优势来进行科学配置,这样就使各个地区潜力得到了有效的调动和发挥,空间开发的格局更加合理,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抑制了区域发展无序的状态。
第五,区域合作和对外开放水平大幅度提高。近年来,我们出台的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基本上都是促进开放与合作的规划,中间有大量的内容对区域的开放合作提出了要求。我们还专门制定了一批进一步提升沿海沿边内陆合作开放水平的专门规划和文件,搭建了一批重要开放合作的试验区、示范区等平台,通过这些努力,有力地推进了区域间的开放合作,促进了区域间一体化程度的提高,也大大地提升了对外开放的水平,对形成更高水平的经济开放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这些年的努力,区域政策实施的效果非常明显,总体看来,凡是有国家战略、区域战略和政策指导的地方,经济增长的速度明显快于一般地区,经济发展的效果明显好于一般地区,经济合作的步伐明显快于一般地区,而这些区域民生改善的程度也明显好于一般地区。所以,区域的协调性明显增强。
上一篇:京津冀:发展与保护兼济